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24-11-26 20:31: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学校是知识科技和发展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摇篮,因此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多给学生留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基本理念六条中的第三条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总体目标第四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做为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呢?我想,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要改革教学方法,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体会。 一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引起的,在教学过程,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也达到最佳效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 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而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叫学生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吴老师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吴老师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吴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体现了吴老师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的“不听话”。到了课的最后,吴老师又说:“老师教出了一个二分之一,你们却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首先该感谢谁呀?”自然而然,两个“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这节课上的英雄,这个教学环节就成了吴老师的亮点。又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他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这些民主的教学思想,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其次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可常说,我很荣幸,我和某某同学的意见相同。话虽简单,但足以证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的师生交流过程,彼此都会忘了自己是谁,都会乐于发表自己的 三、开展多种竞争,培养学生创新。竞争有利于提高创新的素质。创新素质是在一定的负担压力下,在自信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在竞争中发展提高。在操作和评价性议论中,各种概念和思考程序都程现出来,学生不仅接受到事实的信息,还获得结构性信息和方法性信息,如课堂回答问题,我要求学生当众解答,从想到说,这就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学生因为问题的难度和时间的限制,加上自尊心和荣誉感,就会形成一种有益的压力,促进学生高速度消化课内外知识。 四、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创新技能。创新技能是反映学生创新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只有通过学习一些社会实际活动,才具有实际的效果,才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究意识到。 总之,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出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新大纲实质,深入钻研教材。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