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uncinariasis,Hookworm disease)的病原体是钩虫,其中以十二指肠钩虫(ancylpstoma duodenale)及美洲钩虫(nector americanus)引起人类感染最为重要。解放前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危害极大。解放后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显著减少,感染程度也大为减轻。 【病因】 钩虫成虫是半透明状呈米黄色或淡红色(吸血后)。雌虫较雄虫大,雄虫尾端有交合囊。十二指肠钩虫雌虫长10~14mm,宽0.4~0.7mm;雄虫长8~11mm,宽0.3~0.5mm。虫体略弯曲,口腔有牙齿2对,雄虫交合囊呈折扇形。美洲钩虫较十二指肠钩虫小,头部向后弯曲,口腔无牙齿而有一对角质切板,雄虫交合囊呈蒲扇形。 两种钩虫形态相似,长圆形,两端较宽无色透明,卵壳薄,常见其中含4~8个细胞(图23-4,23-5)。 生活史 两种钩虫均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内。寄生数目可由一条至数千条不等,寄生在肠内的雌雄成虫交配后,每天排1万~2万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当温度为15~38℃时,经5~8天即可在泥土中孵成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蚴。幼虫在热带地区一般可维持生命6~9周,在温带可维持6个月,在寒带(1~15℃)则易于死亡。具有感染性的幼虫(丝状蚴)在不同情况下,得以钻入人体的皮肤粘膜时,其经历的途径如下(图23-5)。 钻入皮肤→皮下组织→侵入血管及淋巴管→右心→肺泡→支气管→会厌(咯出)吞咽入胃→小肠发育成虫,以上过程约需4~5周,而每一成虫在体内的寿命,十二指肠钩虫为5~8年,美洲钩虫为3~6年。此外,幼虫如由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则不需经上述血行途径而可直接至小肠发育成为成虫。但有一部分幼虫仍可从消化道粘膜钻入血循环中,则其发育过程与从皮肤侵入者相同。幼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发育为成虫,称为先天感染,但比较少见。 【流行特征】 本病在我国流行地区甚广,除黑龙江、青海二省外,均有不同程度流行,尤以华南、华中、四川及海南省等地较多,其他各省也很普遍。在华南和西南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各省则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农村较城市受染机会多,与随地大便习惯及人粪施肥以致污染地面有关。虫卵随粪便在泥土中发育成蚴,当小儿赤足或裸体坐于具有感染性幼虫的泥地或水田中,或在农村婴儿使用沙土包裹代替尿布的习惯,此蚴即能钻入皮肤而获得感染。因洗晒尿布落地被蚴污染,偶能间接地使婴儿受染。吃进污染的菜蔬及食物也是感染方式之一。菜园、果园、茶园、桑园、红苕地、包谷地等旱地作物,因栽种季节和施肥方法,最宜钩虫发育。煤矿内温度、湿度也有利于钩虫发育,应加以注意。小儿年龄越大,感染率和发病率越高。南方较北方的感染率为高。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一般以贫血为主。 1.钩蚴所致的症状 (1)皮肤损害:当蚴侵入皮肤时,局部有痒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疱疹。由于抓痒可引起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2)内脏损害:当蚴侵入血循环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蠕动移行病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参阅前文蛔虫病和下文热带嗜酸细胞增多症)。 2.成虫引起的症状 主要为失血性贫血,再加上由钩虫引起的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而致营养缺乏,就更加重贫血的程度。故随着疾病的发展,患儿常有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疏稀、失去光泽易于脱落。营养及发育均差,精神萎靡,表情淡漠,不愿活动。有时烦躁不安、眩晕、心悸、气短等贫血的症状。发病初期先有食欲亢进,继之食欲减退,时诉上腹部不适、有腹胀及疼痛感。有时腹泻、有时便秘。 1956年以来,江苏、安徽、山东、四川、江西、湖南某些农村发现1岁之内小婴儿患十二指肠钩虫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严重贫血、脸黄、食欲减退、浮肿,60%~80%有柏油样黑便或潜血阳性。心尖区闻收缩期杂音,轻度肝、脾肿大,少数并发心力衰竭。大多数病人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均增加,有时呈类白血病样反应,但经治疗,能完全恢复正常。 【病理说明】 主要为十二指肠及空肠粘膜广泛出血及溃疡。这是因为钩虫在小肠粘膜上经常更换吸附点,并分泌抗凝血物质,使吸附点创口不断流血。体内每条十二指肠钩虫每天导致的失血量约为0.14~0.4ml,美洲钩虫可导致的失血量约为0.01~0.09ml。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大量失血。长期失血后体内的铁储备量可逐渐耗尽而形成严重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可使心、肝、肾细胞的脂肪变性。 【诊断说明】 除流行病史、贫血、嗜酸细胞增多及大便潜血外,主要依靠从粪便中检得虫卵以确定诊断。一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Kato氏法)可于镜下发现虫卵。直接涂片不易检得虫卵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四氯乙烯圆管法和过滤圆管法。虫卵计数法适合于调查研究及疗效考核之用,每克大便含卵少于2000个为轻度感染,2000~11000个为中度感染;11000以上为重度感染。另外还可用培养法检查钩蚴以协助诊断。 钩虫病人血液中IgE、IgG和α2球蛋白显著升高。治疗后,因抗原刺激物质消除,免疫球蛋白可恢复正常,对评价疗效与流行病学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治疗说明】 应及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免发生严重贫血及营养不良。 1.一般疗法 必须注意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给高蛋白质、多维生素饮食。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并同时服用稀盐酸每次10滴和维生素C以助铁剂的吸收。贫血严重者应考虑少量输血,每次25~50ml,或5~10ml/kg。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者,先给毒毛旋花子甙K。 2.驱虫疗法 驱钩药物的选择,应根据钩虫虫种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的合并感染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为了提高疗效,尤其是驱美洲钩虫的疗效,可采用交替用药和联合用药。目前常用的驱钩虫药物如下: (1)甲苯咪唑(mebendazol):剂量每次100mg,每天2次,连服3天。驱钩虫的治愈率,因制品微粒大小而不同,微粒越小,疗效越好,最高治愈率可达99%。一般虫卵阴转率为65%~90%。尽量不用于2岁以下婴儿。近年来每次用200mg,1天2次,连服3~4天,虫卵阴转率为95%~100%。国内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等8个单位联合观察,连服4天,阴转率为98.8%,提出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成人400mg顿服,10天后再重复给药1次即可。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对十二指肠钩虫的疗效优于美洲钩虫。 (3)左旋咪唑(levamisole):对十二指肠钩虫疗效较好。剂量3mg/kg·d,连服3天为一疗程。虫卵阴转率为80%~96%,美洲钩虫为5%~25%。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将此药列为驱十二指肠钩虫的首选药。 (4)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剂量10mg基质/kg顿服,可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达95%以上;美洲钩虫为62.5%~80%。 (5)联合用药:甲苯咪唑加噻嘧啶;噻嘧啶加左旋咪唑合并疗法可提高疗效。 此外,近来有报道伊维霉素(iverme-ctin)治疗狗的重度钩虫感染,疗效甚佳。在试管中能迅速杀死成虫和感染期幼虫。对临床的应用于人体,尚得进一步研究。 对局部钩蚴性皮炎的治疗 (1)皮肤透热法:当钩蚴钻进皮肤后,约在24小时内有90%停留在局部,故可用此法将蚴虫杀死,达到止痒目的。方法:把手足发痒的部位浸泡在50℃以上热水中,如感太烫,稍歇数秒钟再泡,约30分钟左右,或用毛巾放在50~60℃热水中,取出后呈半干状态,使之紧贴在皮炎部位,每半分钟换一次,连续10分钟。 (2)局部涂2%~4%碘液,15%噻苯咪唑油膏,或5%硫黄炉甘石洗剂。 【预防说明】 应对流行地区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土地被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改善环境卫生,指导合理的积肥。结合生产,加强粪肥卫生管理和无害化措施。广泛展开卫生宣教,使人人都懂得钩虫的传播方式,尽可能地防止钩蚴侵入人体。对婴幼儿病例须检查所用代替尿布的沙袋是否受钩虫卵污染,并应查母亲粪便,及作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