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呢?

2024-12-12 21:56: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答2:

在民国初期的时候,一块大洋的价值是相当的高的,相当于现在的两三百元。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过一个工人的工资,可能一个月也就几个大洋。

我们当然不能直接把大洋换算成人民币,因为大洋现在在市面上并不流通。所以想要计算出大洋的具体价值,我们只能通过中间法。我们可以按照史料的记录,根据民国初期一块大洋的购买力来换算出现在与它等值的人民币数额。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是它的价值尺度职能让它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按照这样的方法换算出来,我们可以大概知道在大洋刚刚开始发行的阶段,一块大洋的价值大概是现在的两三百元。

我们举个例子,在清末与民国初期,也就是大洋刚刚流通的时候。这个时候大洋的价值是相当的昂贵的。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在民国初期的时候,一头牛的价格大概是5块大洋。我们现在一头牛的价格可能要好几千元。这中间出现了物以稀为贵的价格规律,因为以前对于牛的需求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说牛的价格也没有现在这么贵,但是我们折算下来一块银元也能够抵现在两三百元左右。同时还有记载,一块银元可以买一担米,所以说一块大洋的价值肯定会超过百元。

综上所述,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一块大洋的价值是非常的高的,但是后来因为大量的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大洋也就不断地贬值。

回答3:

从最开始的“物物交换”,到后来的贝币、金属货币,再到后来的纸币,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交易的方式不断改变,货币形式也不断的变化。1912年,随着满清政权的没落,民国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在民国时期,当时所用的货币是银元,又称作是“大洋”,那么,当时的一块“大洋”,如果放到现在的话,价值多少呢?

1914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国币条例》,正式将“银本位制度”实行。在《国币条例》中,正式对“圆”的单位进行了定义,当时,一圆的银币,整个的重量在7钱2分,且是无限法偿的本位货币。1914年12月的时候,“圆银币”正是开始进行制造,在每一枚银币上面,都刻上了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后来大家都习惯性地叫圆银币为“袁大头”,也有人叫“袁头币”。

在当时,除了发行这种“圆银币”之外,还发行了很多的“角币”,当时的元、角、分、厘之间的换算,和现在是一样的,单位和数字都不变。当然,当时除了有银元之外,还有“铜板”,不过,当时的一个铜板就是1文钱,1000个铜板就是1个银元。(可以简单理解为1个铜板是1厘钱)

这1个银元,不管是看起来,还是听起来,都不像是很多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在民国时期,买一头大大的水牛,需要花费的银元是5个,买一袋大米的话,要用1个银元。在当时,1个银元差不是就是0.9左右的银子,但是,在当时会考虑到“耗损”,所以,基本上1个银元就是1两银子。所以,结合现在的物价来看,民国时期的1个银元就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250元。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你如果想要在北平吃一顿当地正宗的“涮羊肉”,那么,你只需要拥有1个银元便可以实现;如果你是去上海玩,迷恋于当时的西餐,那么,1个银元就可以让你得到2套西餐;当然,如果你想要去看演出的话,就更好办了,只需要1个银元,你可以叫上你们一大家子的人一起去看,因为,在那时候,单是1个银元,就可以买到10张戏剧观赏票或者10张电影票……所以,对比一下现在的物价,你便知道当时的1银元有多么值钱了。

虽说,1银元看上去确实就那么点,但是一旦用起来,还是可以做出不少事情的。在当时,如果是在最发达的上海地区上班,那么,你要是个普通工人的话,每个月可以得到20个银元的工资,如果是教师、护士一类的工作,那工资就会高一些,每个月差不多有50个银元以上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最高的是医生、律师等工作,在当时每个月有200银元左右的工资。所以说,技术类的工作,在什么时候都是吃香的。

由此可见,在民国的时候,货币的价值是比较高的。你现在的工资换做是民国的话,每个月可以得到多少银元呢?

回答4: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100块钱左右,当时普通人的工资也就每个月不到10个大洋,但是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了。

回答5:

一个银圆等于0.80到0.90两银子,如果用这个价格等效现在的实物价格的话,一两银子的价值应该在100元以上;以民国初期算,大约值25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