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认定

2025-02-06 01:38: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首要标准是年龄,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民法》规定,已满八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行为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

回答2: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认定:
1、年龄界限: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衡量标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
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依据自然人的意志能力来判断。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