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丽西部大人泉盖苏文发动政变,杀国王建武及大臣,自号莫离支,专擅国政,对唐“不奉正朔”,并进攻新罗,新罗求救于唐。唐太宗为收复辽东,决定亲自出兵征战,对高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贞观十八年(644年)7月,唐太宗命令水陆并进,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率战舰500艘,士兵43 000人,自莱州泛海趋平壤;以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李道宗、张士贵步骑6万征辽东;次年2月,唐太宗自洛阳出发,御驾亲征,率军前往辽东城。
4月1日,李世绩率军渡过辽河,直至玄菟城(辽阳北),李道宗将兵数千名至新城(辽阳北)。5月8日,当李世绩南下攻打辽东城(辽阳市)的时候,唐太宗早已穿过200里的泥淖地带,赶到辽东城下,攻城将士莫不受到鼓舞。官兵昼夜不停,连续作战10天,到5月17日,唐太宗挑选精兵从城西南角举火焚烧城楼,风急火大,很快地烧到城内。勇士们乘势登城,高丽兵无力抵抗,纷纷投降,辽东城终为唐军攻下。
唐太宗改辽东城为辽州。数日后,唐军趁胜攻至白岩城(辽阳城东北25公里)下,李世绩率军从城西南角猛攻,唐太宗在城下督战,城主孙代音招架不住,请降。唐太宗改白岩城为岩州,俗称燕州城,孙代音任为刺史。犒赏官兵,抚慰百姓。
接着,唐军攻打安市城(海城南15里营城子)不下,遂班师辽州城。唐太宗返回洛阳。这一年,唐太宗东征,除辽东城、白岩城外,还攻取盖牟(盖州)、卑沙(金州)等城10座。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克平壤,高丽灭亡。为了经营辽东,唐设安东都护府,管辖9都督府、42州。上元三年(762年),将安东都护府移至辽东故城(辽阳市)。
指的是东征高句(gōu)丽(lí)。
第一次东征
时间:644年11月-645年9月
兵力:唐军10.3万,新罗、百济、奚、契丹各一部兵马。
642年11月,高句丽国内发生政变,大将泉盖苏文杀建武,立藏为王,自任莫离支(相当于唐兵部尚书),专擅国政,并且频频发兵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求援,唐太宗诏谕高句丽罢兵,泉盖苏文置之不理。于是唐太宗决定亲征高句丽,收复辽东故土。
644年7月,唐军开始进行东征的各项战事准备。令将作大匠阎立德在洪(今江西南昌)、饶(今江西鄱阳)、江(今江西九江)3州造船400艘,以运载军粮。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节度河北诸州,以供陆军之需。太仆少卿萧锐督运河南诸州粮入海,以供水军之需。行军总管姜行本在安萝山打造武器。
同时加固北方国防线,派亲信重臣留守长安、洛阳。然后遣营州都督张俭等率幽、营两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击辽东作为试探。唐进攻高句丽的基地与隋朝大致相同,以幽州(今北京大兴西南)、营州(今辽宁朝阳)为陆军基地,莱州为水军基地,在乌湖岛(今山东蓬莱东北250里海中)储粮以供军需。
644年11月,唐军开始进攻高句丽。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兵4.3万,战船500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6万趋辽东,拟从水陆两路合击高句丽。太宗同时发布手诏,历数泉盖苏文罪过,以鼓励士气。12月,诏诸军及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进攻。
645年2月,李绩暗渡辽水,攻克盖牟城,进逼辽东。张亮率水军横渡渤海,在旅顺口登陆,攻克卑沙城(今辽宁金县东)后,又与陆军张俭部合破高句丽军于建安城(今辽宁盖县东北)。随着,张亮派总管丘孝忠率领一支水军直趋鸭绿江,以威胁高句丽前线诸军的侧背,并阻其增援辽东。
645年5月初,李绩击败高句丽4万援军后,连续12昼夜猛攻辽东城。太宗此时也亲赴辽东城下督战,指挥唐军攻城。高句丽守军力不能支,伤亡万余人,被俘4万人,辽东城遂被唐军攻克。唐太宗接着下令进攻白岩城(今辽阳市东),歼灭从乌骨城(今辽宁本溪市南)出援的万余高句丽军,迫使白岩城守将孙代音投降。
6月20日,唐军进抵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县南)。高句丽北部将领高延寿和南部将领高惠贞率兵5万来援。唐太宗将高延寿诱至安市城东南8 里处依山而列,然后命李绩率步骑1.5万阵于西岭,长孙无忌率精兵1.1万作为奇兵,从山北狭谷潜出,袭敌阵后,自己则率步骑4000人悄悄登上敌营北的高山(这是唐太宗最喜欢用的战术),下令诸军以鼓角为号发起进攻。高延寿集合所部准备向李绩发动进攻,但长孙无忌率部首先从敌背后杀出,唐太宗看见后即击鼓举旗,诸军鼓噪并进,高句丽兵惊慌失措,阵脚大乱,被杀2万余人。高延寿收拾残部依山继续抵抗。唐军四面围攻,并毁东川桥梁截断其归路,高延寿走投无路,率3.68万人投降。但安市城守军拼死固守,唐军久攻不下,加上时至9月辽东天气已寒,军粮将尽,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遂下令班师。第一次东征高句丽至此结束。
结果:歼灭高句丽军十万多人,但由于安市城久攻不下无功而返。
评论:
唐军第一次东征,出师10万余人,也算是唐军规模很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唐朝的全国总兵力不如秦汉,只有40-60万规模的军队,而秦汉则皆在100万左右)。唐朝平定东突厥所用兵力也不过10万。但是,第一次东征却无功而返,虽然战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连克高句丽不少城池,但是战略目的却没有达到,安市城久攻不下(历时近3个月而没有攻克),导致唐军不得不回撤。这显示唐军的攻坚作战能力有所欠缺。
其实,在唐军围攻安市久未攻克时,李道宗曾向太宗建议说:“高句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但未被太宗采纳。李道宗的建议和三国时期魏延向诸葛亮建议领一军自子午谷直扑长安是一样的。高延寿、高惠真兵败降唐后,又向太宗建议:“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乌骨城来辱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余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唐多数将领赞成此议,认为“张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句丽凶惧,并力拔乌骨城,渡鸭绿水,直取平壤,在此举矣。”但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认为“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儌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的确,诸将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冒险性,长孙无忌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用兵征伐,很少有万全之策,战情随时变化,战略原则易于制定,具体战机则甚难把握,当年进军关中,太宗力主绕过隋军坚城直扑关中,如今屯兵坚城之下,却坐失良机,所以史家评论说“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取胜,独辽东之役,欲以万全制敌,所以无功。”但一旦出现长孙无忌所担心的那种情况,腹背受敌,则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太宗听从了长孙氏的建议,指挥唐军继续攻安市。
唐对高句丽只能速战速决,陈寅恪先生对此曾有精辟的论述:“中国东北方冀(河北)辽(辽东半岛)之间,其雨季在旧历七月间,而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为寒冻之时期。……必在冻期已过,雨季未临之短时间获得全胜而后可。否则,雨潦泥泞水雪寒冻皆于军队士马之进攻,餱粮之运输已甚感困难,苟遇一坚持久守之劲敌,必致无功或覆败之祸”,从上述唐军行军攻打之日即可证实此论。唐太宗屯兵坚城,久攻不下而又不愿冒险出击,以至在九月寒冻之期降临时,不得不无功撤兵。
第二次东征
基本信息
时间:647年3月-648年4月
兵力:4.3万余人
经过:647年3月,以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万余自莱州浮海攻辽东,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兵3000人会同营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攻辽东。李绩渡过辽河经过南苏等城,败高句丽兵,焚罗郭城而还。7月,牛进达攻克石城(今丹东市石城县),再攻积利城(今辽宁宽甸县南的鸭绿江北岸),得胜后引师而还。648年1月,薛万彻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3万余自莱州泛海,渡鸭绿江,进攻泊灼城,败高句丽援军3万人,然后胜利返航。4月,乌湖镇将古神感率兵浮海击高句丽,首战勿山得胜。当晚,高句丽军万余人偷袭唐军,被古神感设置的伏兵击败,唐军完成预定任务后返航。
结果:连败高句丽军,焚罗郭城,连克石城和积利城。
评论:
鉴于第一次东征无功而返的教训,唐军改变攻坚难以速下的战法,采用“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然后“不战而取”。于是,唐军不断派遣非主力部队广泛袭击辽东各城。第二次东征即是这个策略的具体体现。因为,唐朝的综合国力远比高句丽强大,所以可以与高句丽拼消耗,打消耗战,并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而是以消耗高句丽经济军事实力,以达到疲惫高句丽之目的。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战略。
第三次东征
时间:649年
兵力:30万
结果:由于649年太宗病逝,遂罢辽东之役。
经过:通过一系列的袭扰,高句丽已是疲困不堪,唐太宗认为收复辽东,攻打高句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648年下诏剑南道(今四川)伐木造舟舰,以为征战之用,同时,拟命长孙无忌为大总管,于次年率兵30万往攻高句丽。但是,由于第二年唐太宗病逝,遂暂“罢辽东之役”。
评论:
第三次东征是一次未遂的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的兵力达到30万,远远超过前两次军事行动。如果不是太宗皇帝突然病逝,这次东征行动极有可能获得圆满成功。
唐朝东征讲的是唐朝时期的五次向东的战争,从612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开始,到668年唐高宗最终占领整个辽东和朝鲜半岛止,历经2个王朝,三个帝王,56年来的八次东征行动才算划上一个句号。唐朝历次东征行动和汉武帝平定朝鲜一样,都是水陆并进,没有一次完全单凭陆军行动。但是,半个多世纪来的军事行动奋战而来的成果却终究未能长久保全,实在是令人遗憾。唐高宗平定朝鲜半岛后,由于要对付西突厥的威胁,于是将大军撤出朝鲜,将半岛之地全部让与新罗(因为新罗奉行与唐朝结盟和友好的政策)。这与后来的明成祖80万大军南征安南(今越南),将越南纳入直接统治版图之内20年后,其孙却下诏放弃安南,悉数撤回明军和官吏一样令人扼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