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儒家思想 仁

2024-12-11 16:46: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儒家仁是仁爱、仁政、仁天下万物;

1,人人有爱,则天下万物和谐、太平,而后则人人幸福、万物之万幸。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2,“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3,儒家要求统治者(包括人类与万物之间)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做不到”与“不去做”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二、“仁”与“义、忠、孝、责”

1,从受儒家思想影响、及几千年来中国人代代传授的美德来说,儒家思想,已得社会各方充分认可,以天下为已任,仁、义、礼、智、信,宽恕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思想到目前,仍是我们的主流思想;

2,忠孝思想,影响特别深远博大,更多的应从已发展的各种书、字、画艺术行为,更大地发扬光大;

三、“仁“与”爱”

1,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2,“仁”为“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仁与义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3,“仁”与人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如以仁为本体;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

4,仁,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四、“仁政“重在民生、富民富国

1,仁政“保息养民”,民富而安之,从而实现富民强国,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为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可见对富民的重视。

2,物质财富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满足,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会使民众达到仁的境界而国安。而民穷则争,争则起暴乱,国难以治。可见民富才能国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国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点;

3,“仁”的四方面
(1)、对待“仁”的态度,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2)“仁”的价值,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3)“仁”的表现方式是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4)“仁”的实践价值,是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为崇高“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回答2:

1、改造:董仲舒吸取阴阳五行家、道家法家思想有利成分来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要做到待人宽容“己不所欲,勿施与人"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

回答3: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它的仁义礼智孝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想要了解什么是儒家思想,就要从仁开始了解。“仁”的意思就是亲和,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亲爱。

回答4:

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不所欲,勿施与人".

回答5:

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