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在慈禧太后死前一日逝世,时间过于巧合,外界对其死因历来有诸多揣测。官方文献记载光绪帝为自然病死。但光绪帝系遭杀害的说法也流传甚广,对于主使者又有慈禧太后说、袁世凯说以及李莲英说。
1. 自然病死之说
清代官方文献和宫廷档案记载光绪帝为病死。民国之后,据光绪帝的御医透露,皇帝生前的确身体并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见天日、身体欠运动、心情不佳,导致饮食不正常,却也无病重之迹象。
1980年,整理崇陵光绪帝遗骨时“未发现外伤及中毒迹象”,加上近些年根据对清朝档案的研究,认为光绪帝在生前染病已经相当严重,不但阳痿而且早泄,遗精史长达二十年,光绪三十四年自述:“耳鸣脑响,梦遗滑泄,虚火上冒,下部萎冷”,中年之后已到病入膏肓之步,自然病死一说逐渐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
2.遇害之说
《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两书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曾犹豫对光绪帝要如何处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给光绪帝知道,惟其近侍回报,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决意自己病终前,帝须先于自己命终,以免皇帝有再度亲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的可能。
称光绪帝为袁世凯所弑者,以袁负恩反戈,陷帝于万劫不复,帝在瀛台,“日书项城(指袁)名以志其愤”。袁既知帝衔之者深,则不能不惧太后死而帝独生,故加以谋害(见于光绪侄、末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及其他)。《瀛台泣血记》以为下手者系李莲英,颇不合李莲英素常“侍上以敬,待下以宽”的行迹。
3.确证: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
2003年开始,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与央视编导钟里满尝试借由现代法医手法,由光绪所遗留毛发与遗骸中检验出高量砷成份,显示生前有被砒霜毒害的可能性。花了5年时间,反覆验证光绪尸体上的头发、衣物,2008年11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召开记者会,发表“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确定光绪是因为砒霜中毒而亡。至于对光绪下毒的凶手,目前仍待进一步调查,有学者认为当时除了慈禧太后外,并无其他人具备指使对皇帝下毒的能力。
报告指出,专家自2003年起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覆的检测、研究和分析。专家发现,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剧毒砒霜,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正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
多部门10月2日公布科学报告 光绪确死于砒霜中毒(来源:羊城晚报)
清末光绪皇帝的死因近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这个谜团终于在其百年祭日到来之前有了科学结论———今天上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一份采用现代刑侦和高科技手段检测的万字报告显示,光绪是死于砷(砒霜)中毒。
在这份“光绪死因报告”上署名的还有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他们按照规范的法医检验要求和方法,先后提取了光绪的两小缕头发、遗骨及衣物样品测试。
结果显示,光绪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砷,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第1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10段,第2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26段和第45段。而同时对比测试的头发砷含量,当代人为0.14-0.59微克/克,与光绪同时代并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为9.20微克/克,清末一个草料官干尸头发为18.2微克/克。
现存文献记载,光绪在宫中和瀛台被囚禁期间曾服用过中药,其中的雄黄、雌黄、朱砂等会导致砷、汞毒物使用过量,在理论上讲,这种原因也可能引起光绪慢性中毒,直至病变死亡。不过在慢性中毒死亡的情况下,中毒者头发发根的含毒量会高于发中部和发梢,而光绪的情况与之相反,这也证明了光绪并不是死于长期服用中药的慢性中毒。
在测试的同时,专家通过遍查资料,整理了光绪死亡前10天的情况,并结合现代法医有关砒霜中毒的论述,探讨了光绪砒霜中毒的类型,以及中毒时间的下限和上限。
但究竟是谁对光绪下了毒呢?以当时的条件、环境而论,如果没有慈禧的主使和授意,谁也不敢、也不能下手毒杀光绪,而且慈禧又有谋害光绪的动机,因而,慈禧就是毒杀光绪的凶手,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加注一下:自然是下毒,就不可能是光明正大,怎能是慈禧授意呢?我更倾向于袁世凯投毒一说。
慈禧与光绪是政治的争斗,作为一个政治家,她很清楚她死后不可能继续朝着她所既定的策略走下去,而且她也会明白维修变法甚至社会改良是历史必然,在她临死的几年中实际上做了许多,开议会设内阁,改革力度远大于光绪的维新变法,她的夺权更是一种政治野心和保护既得利益的需要,所以,她没必要加害于光绪。就算是她死了,光绪重新掌权,她也照样配享宗庙,动不了她的权威,这是必然的。再一个层面来说,慈禧与光绪毕竟还有一层血缘关系,是她妹妹的儿子,也是她的养子,慈禧再阴毒,也毒不到这个份上。袁世凯就不同了,他是臣子,而且由于他的反变导致光绪帝被软禁长达十年之久,这个仇,作为一个皇帝是肯定要报的,袁世凯有杀人动机,而且当时主掌北洋,军机大臣也有这个条件谋害于皇帝。
但慈禧在光绪死后的一天也一命呜呼,很可能是袁世凯下的毒手。
光绪皇帝(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无嗣,载湉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
幼年时的载湉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光绪出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一力主战”,竭力筹划备战之策。他一面“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一面严令李鸿章认真备战。6月25日下谕旨对李鸿章进行斥责,指出“前李鸿章不欲多派兵队,原虑衅自我开”,现在“势甚急迫……李鸿章身膺重任,熟悉倭韩情势,著即妥筹办法”。并提醒李鸿章“俄使喀希呢留津商办,究竟彼国有无助我收场之策,抑另有窥觑别谋?李鸿章当沉几审察,勿致堕其术中,是为至要”。
7月1日,光绪再次通过军机处谕令李鸿章备战:“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我战守之兵及粮饷军火,必须事事筹备确有把握,方不致临时诸形制肘,贻误事机”。并指出:南洋各海口均至关重要,台湾又孤悬海外,日本必为垂涎,命令各督抚“预为筹备,勿稍大意”。
7月4日,光绪又针对李鸿章乞求英国领事转请英外交部派舰队赴日“勒令撤兵一节”,发出旨意:“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不宜借助他邦,至异日别生枝节”。并告诫李鸿章,这种“示弱于人”的做法,易生后患,“著勿庸议”。14日再谕李鸿章:“倭人以重兵胁制朝鲜,虽与商议撤兵,久未就绪,和议恐不足恃,亟应速筹战备,以杜狡谋。前经叠谕李鸿章先事预筹,毋致落人后著。现在事机紧迫,著李鸿章速为筹备,先派一军由陆路前往边境驻扎,以待进发”。“沿海各口,如旅顺、大连湾、威海卫等处,皆关重要,如何布置,均应逐一妥筹。其军火、器械、粮饷一切,均应日办齐,先期给发,方不致仓促误事”。
始终支持光绪帝抗战的珍妃
7月20日,日本应派重兵云集朝鲜,战争一触即发。2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倘倭兵逼近,已露交仗之迹,则衅开自彼,立即整军奋击,不可坐失机宜”。为加强台澎防务,24日光绪命宿将刘永福赴台湾组织战守。25日,丰岛之战爆发。光绪下令“诏免出使日本大臣汪凤藻回国”。并专谕李鸿章“现与日本业已开仗,必须厚集兵力,广筹后应”。
8月1日,光绪下诏对日宣战,指出:“日本不遵条约,不守国法,任意 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21日命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北洋军务,29日以恭亲王奕欣管总署、海军署事,并会同措理军务。10月13日以叶志超、卫汝贵临敌溃散,光绪将其罢职,以聂士成统两军。25日,日军强渡鸭绿江,接着连陷九连城、安东、凤凰城。29日,谕裕禄饬金州战备。30日,命提督唐仁廉募勇二十营,会安定、裕禄防剿。11月初,日军占领金州、大连,22日旅顺失陷,光绪责李鸿章“调度乖方, 职留任”。是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总署表示,愿意为中日“调处”,恭亲王奕欣等向光绪和慈禧转达了田贝意愿。当时光绪就直接指出:“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毋以计误我耶?”
光绪对畏敌如虎,不战即逃之将领严加惩处。11月27日, “擅离职守摇惑人心”的龚照屿之职。12月3日,革去失金州城的副都统连顺之职,撤“救援不利”的提督程之伟和“拥兵不救”的赵怀业之职,并交部治罪。10日,鉴于奉天危急,谕军机大臣等设法调拨克虏伯炮支援。13日,海城失陷,宋庆退至田庄台。16日,谕将已因“临敌退缩”革职,析木城遇敌“又复溃退”的副都统丰升阿,记名提督聂桂林交刑部治罪。次日,又令将叶志超、丁汝昌交刑部治罪。19日复州陷敌。22日,谕军机大臣等,“亟应整顿队伍,激励将士,力遏西窜之路”。并令已 职之提督程允和、张光前和总兵姜桂题留营“带罪图功,以观后效”。同时,光绪在慈禧的压力下,命张荫恒、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但同时继续布置战事。28日,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关内外各军均归节制”。
瀛台
1895年1月,日本舰队游弋于成山海面。14日光绪“著李鸿章、李秉衡饬令各军,加意严防”。18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不久占领荣成,攻陷威海卫南帮炮台。31日光绪颁旨惩罚“临敌退缩”之辈,并令北洋舰队和陆军“奋力冲击”,“且勿再失事机,致以战舰资敌”。此后,连发上谕,令海、陆军加强战守。7日,日岛炮台失守。9日,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同日光绪诏责李鸿章:闻各舰被击沉情形,“ 胜悲愤,北洋创办海军,殚尽十年财力,一旦悉毁于敌, 防纵寇,震动畿疆,李鸿章专任此事,自问当得何罪?”令李鸿章“力图补救”,“齐力合剿”。17日威海卫失守,不久,慈禧太后派李鸿章赴日求和。李鸿章采用各种手段,以获得光绪“面谕”“让地”之权,光绪在投降派和列强的逼迫下,令奕欣代传其口谕,接受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但必须“斟酌重轻,与倭磋磨定议”。《马关条约》签订后,光绪以丧失领土、主权严重,表示坚决“不允”,拒绝签字用宝。但是,以慈禧为首的投降派,密谋策划,威逼光绪画押。5月2日,奕欣、奕 、徐用仪、孙毓汶四人在朝廷上,集体向光绪发难,要求光绪批准条约。“上(光绪帝)犹迟疑,问各国回电可稍后否?济宁(孙毓汶)坚以万不可恃为词,恭邸(奕欣)无语,乃议定。众枢在直立候,上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翌日,“合约用宝”,《马关条约》正式批准,11日,光绪帝明发朱谕,宣示批准合约之苦衷,求“天下臣民皆当共谅”,“我君沉惟期艰苦一心,痛除积弊”。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光绪帝受维新思潮推动,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改革。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开始变法维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屠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
光绪帝出殡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夕,光绪帝有“留京以镇人心之意”。慈禧太后却挟其逃往西安。光绪“力图振作”之愿望始终无法实现。1908年11月4日突然猝死,疑被毒死。
在晚清文人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摘抄的清代笔记里认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惟恐自己死后,光绪重新执政,推翻她一手制造的种种冤案,于是令人下毒手将光绪害死。
在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中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生怕慈禧死后光绪重新主政,会清算他们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为强,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逸经》第29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08年11月2日,“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央电视台、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向外界正式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光绪皇帝死因真相大白。 从2003年到2008年,该研究小组用了5年多的时间,通过“中子活化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法”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现存光绪帝的头发、遗骨及衣物,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检测和分析,得出的结果令人震惊。 这项研究还需从光绪皇帝的墓葬遗物说起。 1938年,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野蛮地盗挖了埋葬着光绪帝及其皇后隆裕的“崇陵”,不仅墓葬中的文物大量流失,而且严重破坏了陵寝。 1980年,经批准,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崇陵”地宫进行了清理。据参加者讲,墓葬破坏严重。隆裕皇后棺椁的顶盖被全部掀开,由于宝顶渗水,棺椁内积满泥水。光绪皇帝棺椁破坏程度稍小,只是侧壁上被打开了一个洞,尸骨保存较完整。 墓葬清理完毕后,再次予以封闭。为了今后研究之用,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专家将光绪、隆裕的头发及部分尸骨和遗物带出,保存于库房之中。 正是这个聪慧之举,使得今天人们解开光绪死因的百年之谜成为了可能。 研究者首先对光绪皇帝的头发进行检测。通过微型核反应堆,采用“中子活化法”,即核分析方法,测定了光绪皇帝的两缕头发。结果发现,其砷的含量非常之高,部分发段竟达2,404微克/克。而当代健康人的正常含量为0.14微克/克,两者相差17,000余倍。经与隆裕皇后及同时代的清人头发比较,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仍分别比他们高出260倍和131倍。过量的砷可使人中毒以至死亡。很显然,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早已超过了正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 那么,光绪头发中的砷是从哪里来的呢?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专家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考察尸骨及墓葬周围的环境。研究者分别对棺椁内的帷幔碎屑、香料等残渣,墓内各处的土,以及陵区内之土壤、河水、井水等进行检测,发现它们的砷含量都非常低,不可能成为光绪帝头发中砷的来源。 检测光绪皇帝的遗骨及所穿衣服。遗骨中,砷的最高含量为1,269微克/克。衣服中的最高砷含量为2,439微克/克。 在检测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个重要现象:一、内衣的砷含量远高于外衣;二、胃肠部位衣服的砷含量,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的衣服。 由此专家们得出结论:光绪皇帝尸骨中的砷,来源于其体内。 砷在自然界多以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有砒霜(三氧化二砷)、雄黄(二硫化二砷)、雌黄(三硫化二砷)等,其中砒霜是剧毒砷化物。 光绪皇帝体内所含的砷是哪种呢?研究者采用了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法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光绪皇帝体内之砷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 医学上测定,人体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将中毒死亡。而据研究者们测算,仅光绪皇帝的头发及其部分衣物和残渣中的砒霜含量就已高达201毫克。 因此,研究的最终结论为:光绪皇帝是砒霜中毒死亡。 至此,光绪皇帝的死因真相大白。光绪帝服下了大量砒霜而死。 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谁是凶手?谁给光绪下了毒? 这,依然有待于人们继续去探索,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