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一得

最好是通用的 最好是初中的教子一得 谁有不要吝啬 谢谢同志们了
2024-12-20 08:39:0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付出的爱才是爱
  每当支援灾区的时候,我都让孩子从自己的压岁钱中拿出一部分钱去捐献,这样才能真心地体现自己的爱心。
  我经常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他们买字典、买计算机学习卡、买电话卡,还给他们介绍工作、安排生活等等。女儿也学着我的样子帮助自己周围的同学,在学习方面,只要有同学想她问问题,她都能很耐心地解答,并且还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书。班里有一名女同学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我的女儿就象姐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帮助她。为了帮助她学习又主动要求把那名同学调到自己的同桌。在她的倡议下,班里掀起了“献爱心活动”。
  有一年,中央电视台播放关于领养孤儿的节目,其中,有一个4岁的残疾男孩是被父母在火车上抛弃的,我和爱人都同意领养这个可怜的男孩。正当我往电视直播现场打电话的时候,被女儿拦住了。她非常气愤。
  第一例病人之后,就已经感到了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而又毫无准备的一场战役,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所以,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传染,或许会倒在这场战役中。但是,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他离开了家,日日夜夜、舍生忘死地战斗在第一线。分手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那是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心情,因为,我不知道这一分手是不是会成为我们的永别。
  为了表达我对白衣战士们的敬意,我给大家送去了食品和水果。又和女儿利用一首吉他练习曲,编了一首歌,我的女儿弹着吉他,满含深情地通过电话和卡拉OK音响,为爸爸送去了一首感人的歌,歌的内容是这样的:“爸爸,爸爸,爸爸啊:我爱你!我爱你!!妈妈她也爱你!在前线一定要保重身体,勤洗手、勤洗脸、多喝茶、多休息,请你放心,我们都在支持你。”我仿佛在他颤抖的声音里又看到了那张熟悉的笑脸。几分中之后我爱人打来电话,要求女儿再演唱一遍,这时电话的那一端已经围拢了许多和他一样的有家而不能归的战友们。女儿感动了,他很机智地修改了歌词:“爸爸、叔叔和阿姨,我爱你!我爱你!!。隔离衣遮住了你的脸庞,你却显得更加高大美丽。乌云一定会消去,那时我们在相聚”歌声一停,掌声、呼声立即从电话的那一端传来,那天,我们感受到了一声中从未有过的喜悦。晚上,电话又响了起来,又是同样的要求,我和女儿以最快的速度作好准备,这一次是女儿流着泪水深情地抱着她心爱的老吉他,一遍一遍地弹着、唱着……, 我们看不见那端到底有多少人在听这首没有歌名的动人歌曲,但是,我们清楚地听到了那雷鸣般的掌声。我女儿说大概又一个排的人,我说“不!有一个连的人”我女儿说:“不!是所有战斗在第一线的人!”
  总之,作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家庭,尤其作为一个母亲除了注重自身修养外,还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知书达理的、有爱心的人。 有“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有“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偏离方向。

回答2:

用感情打动孩子
孩子今年10岁了,10年来的点点滴滴如在昨日:产房前的急;产子后的喜;讲故事时的烦;答问时的傲;签作业时的怒;家长会上的忧。。。。。。。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他与我们分床睡了,他会自己看书了,他会和同学小朋友一起玩了,他有了问题自己去上网了,我怅然若失,渐渐地,我们的距离仿佛愈来愈远。他在想什么呢?他想要什么呢?
在我与妻子讨论时,我们悄悄地为孩子争论不休。争论时,过往的一些琐事渐渐浮现:当孩子不想吃饭时,我们大声呵斥他;当孩子作业马虎出错时,我们脸红脖子粗地训斥他;当他贪玩时,我们急切地阻止他;当他回家后,我们为他规定作息时间;当他上学时,我们不停地嘱咐他。。。。。。
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呢?是的,我们曾经想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寄托给他,我们为孩子预想了将来,始终把孩子看作我们的孩子,为他们做了很多打算:我们不吃,孩子不能不吃;我们不穿,孩子不能不穿;我们受累,孩子不能受累。
但结果呢?孩子们并不领情。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有自己的世界。他们的很多缺点我们何曾没有?我们不能实现的梦想为什么他们就一定能实现?
我们爱他,就要首先把他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平等的人,一个不隶属于家长的人。我们首先学会倾听,倾听他的故事,与他一起悲伤,与他一起激动,与他一起喜悦。其次学会理解。有很多事情,是孩子稚嫩的肩膀难以承受的,他除了学习,并不只是还有学习。正如我们除了工作,并不只是还有工作。第三、正确地爱孩子,我们关心他不应是溺爱他,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一切,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他,他也会离开我们(想到这点,我很难受,许多家长也不愿意想到这层),他总会有独立的一天。我们所能做的,除了言传身教,给他一个好的习惯,给他一种好的精神,给他一种好的修养,我们还能给他什么呢?我们又应该给他什么呢?第四、我们也是人,家长也是人。家长不只是为孩子活,正如孩子不只是为家长活着。当我们试图理解孩子时,孩子呵,多希望你也能理解我们。
我相信,当我们平等地交流时,当我们的感情在互相传递时,当我们亦父子(母子)亦朋友时,孩子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在成长,我们的精神和观念也在跟着成长。孩子,让我们一起成长!
参考资料:为人父母,心有共鸣。交流第一,获奖第二。已经800字左右,不改了

回答3:

正人先正己,教子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