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渗碳为什么在奥氏体而不在铁素体状态下进行

2024-12-24 23:57: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常用的固体渗碳温度为900-930度,而且根据铁碳状态图,只有在奥氏体区域,铁中碳的温度才可能有很大范围的变动,碳的扩散才能再单向的奥氏体中进行,900这温度恰恰保证了渗碳钢的AC3点稍高,保证了上述条件的实现。

而且根据渗碳原理来说,温度越高,渗碳的越完全。但是又不能过高,因为要考虑到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但是铁素体就不行了,首先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这个因素导致了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的不高。其次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呈明亮的多边形晶粒组织,所以导致了其AC3温度的不高,才700度左右。

渗碳钢通常指需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使用的钢。它一般为低碳的优质碳素结构钢与合金结构钢,亦可分别称为碳素渗碳钢与合金渗碳钢。其成分特点是低的含碳量,一般为0.1%~0.25%;主要合金元素有Ni、Cr、Mn等,辅助合金元素有W、Mo、V、Ti等。

扩展资料:

渗碳钢的预先热处理通常采用正火,对于高淬透性的渗碳钢,可采用空冷淬火后高温回火,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渗碳钢的最终热处理一般都是在渗碳后进行直接淬火或一次淬火,180~200℃低温回火。处理后工件表面硬度一般为58~64HRC,心部的组织和硬度则取决于钢的淬透性和截面尺寸大小。

提高心部的强度将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并防止渗层剥落。而心部的强度则取决于钢中含碳量及淬透性。

当淬透性足够时,心部得到全部位错马氏体组织;如淬透性不足,则出现非马氏体组织。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Cr、Mn、Ni、B、Mo、W和Si等。Ni对渗层和心部的韧性和强度都十分有利,因而高级渗碳钢中都含有较多的Ni。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碳钢

回答2:

首先我们要知道钢渗碳的目的是机器零件获得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
常用的固体渗碳温度为900-930度,而且根据铁碳状态图,只有在奥氏体区域,铁中碳的温度才可能有很大范围的变动,碳的扩散才能再单向的奥氏体中进行,900这温度恰恰保证了渗碳钢的AC3点稍高,保证了上述条件的实现。
而且根据渗碳原理来说,温度越高,渗碳的越完全。但是又不能过高,因为要考虑到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但是铁素体就不行了,首先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这个因素导致了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的不高。其次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呈明亮的多边形晶粒组织,所以导致了其AC3温度的不高,才700度左右。
根本就不符合渗碳温度。同时因为强度与硬度的不够,也没有什么作用,就好比不锈钢刀具,还没砍两下就炖了,你会用吗?所以渗碳在奥氏体中进行而不在铁素体中进行是双方面的~~技术上和市场上都没需要~

回答3:

上面的答案似乎答非所问。回答者并没有理解提问者的本意,答案似是而非。正确答案如下:
1)对于同一种钢铁材料来说,奥氏体存在的温度比铁素体高。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碳的扩散,从而能够加速渗碳。
(2)碳在奥氏体是的固溶解(2.11%)比在铁素体中的固溶度(0.0218%)要高,有利于形成较大的浓度梯度,促进碳的扩散。
此题的考点是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对扩散(速度和程度)的影响最显著,呈指数关系。这点在生产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当然,温度过高会引起晶粒长大,降低材料的强韧性,也是生产实践中要避免的。但这跟本题的考点无关。

回答4:

因为当温度升高至奥氏体温度范围内后,奥氏体对碳元素具有更大溶解度。

回答5:

c在面心立方铁(奥氏体的晶体类型)中的最大溶解度是2.11%,在体心立方铁(铁素体的晶体类型)中的最大溶解度仅为0.218%。原因是,碳原子都是溶解在铁的八面体间隙中,而面心立方铁的八面体间隙比体心立方铁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