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地把土壤分为A,B, C三个层,即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
1、表土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2、心土层 又称“生土层”。是土壤剖面的中层。位于表土层与底土层之间。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3、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
扩展资料
土壤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分层
土壤从上到下共分为三层,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是最上面的一层是表土层,表土层的生物积累作用较强,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储存有大量的矿物质和营养素,肥力较高,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土壤中最为宝贵的一层。
土壤层次结构并不是三种,土壤层次结构分层有以下的种类:
1.典型的森林土壤的发生层:
O层:枯枝落叶层 由覆盖在矿质土壤中的有机物构成.
A层:腐殖质层(淋溶层) 颜色较暗,根系多,动物活动明显.
B层:淀积层 由上层淋溶来的物质淀积而成.
C层:母质层 由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母质形成.
2.耕作土壤的层次
耕作层:此层一般厚15~20 cm ,受耕作影响,疏松,暗质,根系多集中于这层.
犁底层:在耕作层之下,此层一般厚5-10 cm颜色较浅,较紧实,土壤常呈片状结构.
心土层:犁底层之下,此层一般厚15-30 cm颜色浅,根系少,作物生长后期的长势可能受此层的影响.
底土层:不受耕作影响,人们把这层土称为生土或死土.
1.典型的森林土壤的发生层:
O层:枯枝落叶层 由覆盖在矿质土壤中的有机物构成。
A层:腐殖质层(淋溶层) 颜色较暗,根系多,动物活动明显。
B层:淀积层 由上层淋溶来的物质淀积而成。
C层:母质层 由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母质形成。
2.耕作土壤的层次
耕作层:此层一般厚15~20 cm ,受耕作影响,疏松,暗质,根系多集中于这层。
犁底层:在耕作层之下,此层一般厚5-10 cm颜色较浅, 较紧实,土壤常呈片状结构。
心土层:犁底层之下,此层一般厚15-30 cm颜色浅,根系少,作物生长后期的长势可能受此层的影响。
底土层:不受耕作影响,人们把这层土称为生土或死土。
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小学五年级上期末复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