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笔记 卢盛忠主编

2024-12-14 05:11: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管理的本质是规范,是流程控制。但是GOPLA认为,管理的本质是资源的获取、配置、利用。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管理的精髓是“权力均衡、利益均衡”。在管理的五个层面中,人的管理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善于用人,人当其位是人的管理最关键一步。这就要求会看人,明白人的特长、潜力、价值观、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本课程依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既重科学严谨,又重生动活泼。不仅介绍现代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流派,更多的是从个体、团体和组织等不同层次上介绍和探讨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结构和组织发展的影响。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的。如何达到对人的适当约束和激励,就成为管理心理学的中心内容。
东方管理文化的精髓: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以人为本是东方管理研究的出发点;以德为先是东方管理的指南针;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的本质特征。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心理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人治和治人的学说,但最终在社会上起全面影响和最重要作用的是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结合着黄老学说,在权术和心术方面几近完善。心术,特别是心战,其管理心理学的成分很高。东方思想在管理学方面是最具魅力的,也更能契合人的心理需求
1、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
2、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思想充分反映在关于人性的争论上。荀子认为“今主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性恶》)。孟子则认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国的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补充人性理论的四种基本假设):1、经济人假设。人是以一种合理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人的行为是由经济因素推动和激发的,个人在组织中处于被动的、受控制的地位。2、社会人假设。人是受社会需要所激励饿,集体伙伴的社会力量要比上级主管的控制力量更加重要。 3、自我实现人假设。人是自我激励、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人们要求提高和发展自己,期望获取个人的成功。 4、复杂人假设。现实组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日的,不能把所有的人都简单化和一般化地归为前述的某一种假设之下。
3、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泰勒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
5、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机关系,同时提出了解决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的问题。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时的经验,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认为可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加以考虑。于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其后美国福特基金会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在许多大学中开展了有关行为科学的研究,并出版了行为科学杂志。
由于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过于广泛,有人把医学中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研究等也包括在内,不能突出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工作。所以后来有不少单位与专家采用组织行为学或组织心理学的名称,专指在一定组织内活动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在中国则多用管理心理学的名称。

三、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四、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方面,管理心理学并没有一种适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通用的方法。它主要以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个案分析、准实验研究、社会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方法为基础,结合管理实际,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采用适宜的方法,使问题的解决有客观的科学的根据。

五、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理解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学会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规律分析并解决学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突出特点是:边缘性和应用性。边缘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各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综合运用于学校管理活动中的一门科学。应用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学校管理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与直接解决这一领域的实际问题密切相连。 

六、参考书:《管理心理学》,林崇德主编,王重鸣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12 月;《组织管理心理学》,王垒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心理学》,苏东水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组织行为学》d .赫尔雷格尔著,俞文钊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3月

管理心理学的体系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管理要素中最核心、变异性最强的因素,因此研究管理不能离开人的心理活动,管理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为什么将企业中的人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呢?因为:企业就是人;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无论从管理和被管理的角度看,人都是核心的要素,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不管是理财、用物、办事、还是安排时间、了解信息,这一切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学校更有它的特殊性,如果说企业的产品是“物质”构成的,而学校的产品则是人及人的精神。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即可以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也可以压抑和制约人的发展。学校如何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地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管理在学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思想素质、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说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要高度重视人这一核心要素,重视人的价值。这一点,学校比其他领域显得更为重要。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即有利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创造力。

管理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个体管理心理;群体管理心理;组织管理心理

管理环境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经济全球化与交叉文化心理学;电子商务和创业管理。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心理学
1、对推进管理现代化的作用
2、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3、对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怎样学习管理心理学
1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强调研究人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的作用;强调研究人的动机和心理活动规律;强调研究企业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的途径;强调研究领导行为的问题。
2、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行为
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及特点

人们在对管理的研究中,越来越注重对人心理的研究,心理学不断融进管理领域,为高效科学的管理提供依据,心理学促进管理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于是产生了管理心理学。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一般认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科学管理阶段。时间: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美国的泰勒。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其特点:侧重于工作的操作和效率的研究

二、行为学派阶段。时间:20世纪30---50年代。代表人物: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著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其特点:重视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注重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改善。

三、科学原理阶段。时间:20世纪50年代。行为科学诞生,所谓行为科学是指关于行为的各种科学,实际上行为科学是一组由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一切研究人的行为有关的科学组成的学科群。把行为科学的知识运用于管理领域,叫做“组织行为学”。特点:重视人的行为研究,满足职工需要,改进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

四、管理科学阶段。时间:20世纪40---70年代。与科学原理阶段平行发展。其特点:强调系统分析的管理特点,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

五、综合性的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其特点:综合各派理论与研究成果,汲取多学科的知识而形成综合知识体系。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分支,因此大家更应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较清晰的了解。这里我们简单描述一下:
○1879年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它的标志是冯特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与心理学研究。
○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的创始人是原德国籍心理学家闵斯特博格,他是冯特的学生,受聘于哈佛大学,1912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学专著《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在这本书中他论述了用心理测量的方法选择工人的问题,及产生疲劳和劳动合理化的问题,提出了创造心理条件,使每个工人获得满意的产量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符合个人和企业双方利益的等观点。闵斯特博格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这一阶段也是工业心理研究的早期阶段。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开辟了工业社会心理的研究,霍桑实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产生了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是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管理领域而获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从而使人际关系理论成为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霍桑实验是指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的总称。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24年11月---1927年4月,被称作“照明实验”。当时的实验假设是提高照明度会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阶段1927年4月---1929年6月被称作“福利实验”。(在这一阶段以梅奥为首的心理学者接管实验工作,并继续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福利待遇的变化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第三阶段1928年9月---1930年,也就是在第二阶段为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此阶段的实验被称作“随访实验”。实验目的是了解工人对工作状况、工资待遇、工作监督、公司方针等方面问题的真实感情和态度。
第四阶段1931年11月---1932年5月。被称作“观察实验”。实验的方式是由9名线路工、3名焊线工和2年名检验员组成一个班,并配有训练有素的观察员,从早到晚跟随观察其在厂的全部表现。为取得被观察者的信任,观察员从不干涉任何事情,包括违背公司规定的事情。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每个工人都想以最高的工作效率换取最大的报酬”这种假设是否真实。
霍桑实验得出的最后结论是:1.生产条件的改善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2.改善工人的工作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愉快工作是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3.工人的工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归属的非正式群体。
○20世纪50年代,管理心理学才以学科的面貌出现。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的《现代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诞生。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科学研讨会,会议提议把综合各科知识系统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叫做“行为科学”。60年代行为科学研究进入组织行为的研究阶段,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理论范畴上没有根本的区别,所以有的心理学家把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看成是一个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通过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于是人们将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学校管理。70年代美国欧文斯的《学校组织行为学》出版。
○1979年我国开始引进行为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理论,并开始在各领域进行实验,1984年由张燮等编著的我国第一本《学校管理心理学》专著出版。

管理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主要有:

早期管理理论
1 、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泰勒;其特点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取得高额利润和长远发展。
2、行政管理理论和组织理论 其特点是强调行政管理持续的效益。

行为科学理论
1、霍桑研究与人群关系理论 霍桑研究对注重效益与个体的科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原则提出了挑战,并推动了人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把管理的焦点从单纯改进效益转移到增强员工成长、团队关系和满意感。
2、X理论和Y理论

开放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
1、权变思想与认知理论的影响
2、开放式组织理论
3、战略管理理论

回答2:

很抱歉,我找到了些管理心理学笔记,但没有看到有标明是卢盛忠编的。我给你发去你看看是否需要?请把你邮箱号通过消息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