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自体到底是个什么鬼

2024-12-18 07:48: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不用漫长的历史、学派证据去推论这个自体的形成的过程。尽管它包含驱力(力量的流动)、关系(映像的反射、认同)、以及各种各样的防御或者次生结构,当然它也更有人本的基础―各样人的潜能的自我整合能力通过诠释、反射发生作用。我是自由书写随便谈谈的。

我们自己都是确认自己的。比如,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灵魂“我”是位于在大脑?心脏?或者全身?并不影响自己知道,“我就是在这儿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很肯定的确认感。这个稳定的感觉。如果仔细体会一下变化过程,发现,有的时候也是会晃动的,这个精神体的感觉,用烛光来比喻,烛光会有晃动和动摇的时候。我们自己什么时候会虚弱呢?

比如,如果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假设是一个很遥远的未知城市,你从车上或者飞机上下来的那一刻,那一瞬间的感觉,这个感觉像是什么呢?这就是动摇的那一刻。就是自体晃动的一刻。所有与此相关的三极自体客体都有体现:夸大自体客体(力量)变弱,感觉会有某种弱弱的无力感;理想化自体客体(方向)变弱,会有迷失感、迷茫感;孪生自体客体(情感)变弱,会有陌生、孤独感。这些都会出现。这就是那一刻的摇动。

在自体虚弱的时刻,我们会诉诸于外在的力量来稳定它。比如在极度恐惧的环境中,我们会求助于未知的神秘力量,或者是某种影像来帮助自己(神及图腾),来让自己稳定和有力量(夸大自体客体);在迷茫和未知的时候,我们会借助于一些载体,或者是预言、星象等等让自己获得某种“指引”“指示”的方向感(理想化自体客体),好像当我们遵从这样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因此也会得到眷顾,这也是踏实的感觉;当孤独的时候、情感链接缺少的时刻,我们自然会与身边的万事万物链接,获得某种温暖和支持,陪伴的感觉(孪生自体客体)。这些外在的环境支持到自己,从而让自体更趋于稳定。这是自体的功能。也因此理解它的三组核心部分。

事实上自体的稳定是一直蕴含在三部分中又没有清晰的展现的。就仿佛说:当你已然是它的时候,就不会去苛求它,你渴望它的时候,就是“自己需要它”。因为它的出现,伴随某种巨大的力量感,是借助于自体客体的实现的。而前者,自体高度凝聚的时候,是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描述性形象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而不需要借助于客体来承载、支撑到它。这个它就是稳定的自体感。

我们会怀疑自己吗?我想即使在某些特殊时刻,也未必会的,在意识恍惚的时刻。有人有“灵魂离体”的体验,有这个体验的意识感,那种感觉意识的独立,是脱离了身体的感觉,即使这样依然有完整的觉察、和某种凝聚的稳定感,可以说,自体感依然是内聚的、稳定的,这是超越了的稳定感。

还有一种意识恍惚是“梦魇”,很多人经历过,体验过。那个时候,意识是很清晰的,是自己和身体不相一致的情况,在那样的情况下也依然有“我”的稳定存在感。是“我”与身体的抗争。也是有很清晰的自体感。

在上面两种情况下,体会到了某个独立的精神体,似乎是和身体分离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内部世界。这个世界又以某种规律运转。它受到身体的影响,而又独立的,自己完全清晰的,有区分的去成长。在梦中,也依然有这样的出现,梦里也往往有“我”的觉知,“我”在梦里怎样怎样,这样的清晰的主体感。甚至和生活中完全一样,即使梦中没有出现“我”,也依然有一个观察梦世界的“描述者”,这个描述者清晰的在记录梦、展示梦、和讲解梦。这些都是自体感。

所有描述这个主体稳定、流动的恒常的状态,都是用自体这个词来描述的。所以理解上很不容易。甚至于都无法描述。可以借助于画面、语言、感觉、所有的一切去感受它、靠近它。这个模型,心理学很难去表达,但是在另一个体系:佛学中就很容易表达。

“本尊”的感觉。比如在某些佛学体系中可以理解为自体内聚过程。通过观想,视觉和听觉等外在的感知系统,去形成心象。又通过这些心像和外在的客体去链接,通过情感的调动等等来调和自己的记忆印痕。这些心像的特质,比如稳定、力量、指引、亲密等等和自己合为一体的过程,这样获得本尊的经过,好像是自己也具备了那所有的一切。“我已是,而不需要借助于。。。”这样的过程。

这个过程和健康的人格,需要自体客体;以及有自体客体受损经历的人所形成的的垂直分裂、水平分裂又很像。比如垂直分裂中的“正是我没有xx,所以我每天需要xx。。”.冲天而起的控制感、自我炫耀感,完美的感觉。。。。等等一切行为化的、破坏关系、及影响社会功能的需要心理咨询治疗的在外表现。

自体高度内聚。这样的稳定感,是需要外在的环境去映照的,做为间接的衡量描述:比如,即使面对死亡,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样的稳定感是高度凝聚自体感的表现;在恶劣的环境下,比如被人攻击、羞辱、污蔑下依然沉静自如的能力,也是凝聚的自体感;遇到事故、紧急突发事件,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也是凝聚的自体感。自体感是更好的、更和当下紧密相连的。

凝聚的自体感的品质:自主、自信、自由;自立和自强也是它的特色。这并不容易做到。自主而不依赖外物、人,是因为三极的内化,已然自己具足力量、方向、亲密,是自己能满足自己的,这个位置有点像“无欲则刚”,不过这个欲可以理解为一切外在的需要。所以自体的凝聚是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目标。可以不断内聚的。自信,则是自主之后的,确定感,因为自己是坚信自己的,外在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完全内聚,而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理想化对象去指引自己、给自己力量。自由,当对外没有过多的需要,自然就可以舒展自己的心智,自己也是清晰自己做什么,自由自然获得了。这个内心的自由是根本上的,又心散发出来的,他可以负担很多责任、社会角色,但是依然有自由。

当然,自体感还有重要的另一特质:自尊。这个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而不是外在的需要别人尊重。事实上,凝聚的自体是不怎么需要外在的尊重。如果一味需要别人的尊重,恰恰是自体不稳定的表现。别人的尊重会促进自体凝聚,但是没有尊重也不怎么变化动摇自己,这样的稳定感是内聚的方向。

对外的社会功能的实现,工作和谋生,可以用自立和自强来描述的。这是自然的适应外在环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