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防御体系是怎样构成的

2024-12-20 09:53:3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长城防御体系 (主要指明代长城),指长城边墙和与之配套的一切防御建筑设施,有镇城、卫城、关城、堡城、烽燧(烽火台)、敌楼等。
明代长城采用的是以城堡
为依托,以长城为防线的战略防御政策。 镇:《明会典》载:“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统兵镇戍。其总镇一方者,曰镇守。” 明朝开始时,沿长城由东向西设立了七个镇,分段管理长城和防御敌人。它们是: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宁夏、甘肃、榆林镇。嘉靖年间又增设了太原镇(山西镇)和固原镇,称作九镇,也叫“九边”。

太原镇主要是管理山西内长城 (沿山西与河北界修筑的长城)。宣府、大同、山西镇被称为“中三边”,由于毗邻京畿,故在九边中地位最为重要,是明王朝的防御重点。

镇城,是镇的最高军事长官—— 总兵官驻地。大同镇的总兵官驻大同;太原镇的总兵官常驻地是宁武关(但秋、冬两季要移驻阳方口和偏头关),因巡抚都御史驻太原,故又称山西镇。

卫:明朝在镇下设卫,管辖5600人。卫的军事长官—— 参将驻地,称“卫城”。当时大同镇辖十三个卫城,即应州城、阳和城、平虏城、左卫城、右卫城(右玉县杀虎口南二十里,是旧时右玉县城所在地)、天城城、朔州城、威远城、马邑城、井坪城、灵丘城、浑源城、怀仁城。

堡:卫的下属建置,一般驻120人的军队。但有的堡所在地理位置重要,就会多驻军队,军官级别也就提高了。

如明嘉靖年间,大同镇北东路参将驻得胜堡(相当于卫城),辖镇羌堡等六个堡。 又如杀虎堡 (明代叫 “杀胡堡”),紧靠著名的杀虎口,明清时期非常重要的关口,曾多次发生战争。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就是从此口出关。该堡在明代是巡检司、副将、都司、守备等官衙的驻扎地。清光绪年间,该堡驻副将,管辖朔平、残虎、宁远、云石、铁山四汛;兼辖河保、保德、宁武、偏关、镇西、清远、归化、水泉等九营。

关城:指关门内的防守城池,此方城左右连接长城,是关门的屏障。 明长城的关城很多,每隔7至8公里建一座关城。原则上根据地势的重要性决定关城的大小,一般都建在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处。如雁门关城、宁武关城、偏头关城是明朝有名的外三关。内三关在河北,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烽燧,也叫烽堠、烟墩,即烽火台,是历代长城防御体系的信号设施。 明永乐年间的烟墩设施十分完备,以土筑五丈多高的墩台,四面围墙一丈五尺,开壕沟,设吊桥、门道,墩台上放置水柜,暖季盛水,冬季盛冰(为被入侵者所困的官兵准备的)。常年有官兵守候、�望,以绳梯上下墩台。发现敌情,白天放烟、放炮,夜间举火、放炮报警。 明成化年间对施放烽(烟、火)炮规定:“若见虏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明会典·镇戍七》)” 明代烽火台根据地形设置,数量不等。或在长城墙内,或在墙外。

敌楼,也叫砖包空心楼:在地势险峻的地方,不能修筑边墙,就用砖石修筑空心敌楼。常驻军队守卫、了望。 长城防御体系,属军事设施,其装饰有所区别。边墙、关口、烽火台、敌楼,因直接对敌,故讲求坚固、实用,装饰较少,仅有匾额、碑刻,最多在门头上饰砖仿木垂花柱、斗拱和一些简单的花草、鸟兽图纹。 关城也是如此。我们看到雁门关城内的一些遗存物,不论是碑亭、石碑,还是石狮、石旗杆,其建造、雕刻都很简约。 而离边墙较远的镇、卫等军政机关驻扎地的建筑设施,其装饰要多些、好些。如代县(明代北边军事重镇—— 代州卫城,属山西镇)的边靖楼(图),俗称鼓楼。鼓楼,在明代战时用作报警,平常用于报时。清代改为祭祀文昌的处所。 该鼓楼装饰十分考究。楼顶用民间最高等级的重檐歇山顶;脊兽是高等级的琉璃螭吻、垂兽;斗拱层层叠叠,制作规整,结构巧妙、合理;二、三层设有勾栏;立柱、木栏、梁枋施以彩绘、雕花;巨匾高挂,风铃高悬……用当时民间最高等级的装饰手段,把个鼓楼打点得既雄伟壮观又煊美大气,真不愧是“雁门第一楼”。

回答2:

是许多劳动人民建的伟大的长城 ,还有主要是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秦始皇是得到完善,明朝时重修了次。

回答3:

主要是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秦始皇是得到完善,明朝时重修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