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枚导弹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美国就分别研制和试验过无人驾驶的双翼
飞行鱼雷,但它们没有制导装置。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枚导弹是德国的V-1型飞弹。
德国从1932年开始为新的侵略战争研究导弹武器。V-1型飞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研制成功,1944年6月13日首次实战发射,攻击英国南部地区。V-1外形像是一
架小飞机,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装有700公斤普通炸药。射程370公里,其制导
系统很简陋,只有自主式磁性陀螺和一套机械装置对飞行高度、状态和弹道进行
控制。因而也有人不把它看做是真正的导弹,认为只是无人飞机型炸弹,他们认
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导弹是德国的V-2型导弹。
V-2的主要设计师是著名的火箭专家冯·布劳恩。V-2于1942年10月3日试飞成
功,1944年9月6日首次实战使用,轰炸法国首都巴黎。V-2装有单级液体火箭发动
机,装有800公斤普通炸药,射程为320公里,采用无线电遥控制导方式。
《血与火———二战风云录》(之二十一) 风雪激战莫斯科
有这样一幅名画,画的是拿破仑骑着马,率领着他的一支帝国卫队,沿着俄
国的沙土路沉思着向东走去。这幅画的题目是:“他们牢骚满腹,但仍然忠实地
跟着他。”这是对1812年也是对1941年莫斯科之战的最好写照。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对苏联的闪电袭击。经过3个月作战,德军取
得了惊人的战果。希特勒洋洋自得。他认为,现在是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给苏军
最后一击的时机了。
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确定10月2日
发起莫斯科会战。
德国陆军的钢铁洪流一步步逼近莫斯科,德国空军的容克飞机也开始轰炸莫
斯科。10月15日,苏联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撤往古比雪夫,但斯大林和大本营仍
留在莫斯科继续指挥作战。10月20日,莫斯科开始全城戒严。为拯救首都,朱可
夫组织起新的防线。莫斯科市民们也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保卫首都,组织了3个工
人师,16个民兵师和几百个巷战小组,全市约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
德军虽然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天气的变坏使其攻势锐减。当10月
18日中路德军突进到莫扎伊斯克时,天已开始下雨了,道路变成了泥河。坦克走
不多远就陷入泥潭中,简直无法前进。第4集团军参谋长勃鲁门提特将军后来回忆
说:“步兵在泥泞中一步一滑,每门大炮得用许多马队来拖拉才能前进。所有车
辆都陷在泥坑里,一直陷到车轴部分,甚至连牵引机行动起来也十分困难。不过
几天,很大一部分重炮就动弹不得了……这一切使得已疲惫不堪的部队空前紧张。”
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则坑陷在奥廖尔到图拉之间的公路上达几天之久,
一切补给只好依赖空运。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
11月3日至4日,第一次降霜了,虽然骤冷的气温使泥泞的道路变硬,为德军
的机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又使身上仍着单衣的德军陷入了冻馁之中。由于没有
冬季服装,部队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有些装备因缺乏防寒设施,技术性能难以
正常发挥。德军士气开始低落起来。
11月7日,虽然德军兵临城下,苏联政府仍然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
式,全副武装的苏军从列宁墓前经过,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这一空前壮举,大长
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志气,增强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侵略
者的信心,大灭了德国法西斯的威风。英国《新闻纪事报》报道说:“通往莫斯
科的要冲鏖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
榜样。”
11月下旬,天气突变,鹅毛大雪飘然而下,严冬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降临莫斯
科,气温突然下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大部分德军身无御寒之衣,数以千计的人
员被冻伤,数以百计的人员被冻死。为了鼓舞士气,希特勒命令手下从法国和德
国向东线运去了一火车红葡萄酒。但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酒在运输过程
中已经结成冰,瓶子被冻裂,剩下的只是一堆红颜色的冰块。当士兵们收到这些
冰块而不是他们所急需的冬装时,他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严寒也使德军武器的使用受到很大影响。大炮上的润滑油冻结了,机枪的活
动部分也冻了,常常打不开炮闩,拉不开枪机。德军没有专用于严寒天气的润滑
油和燃料,夜间经常要在坦克下面烧一堆小火,以防引擎被冻裂。坦克经常在冰
冻的土地上打滑,或从斜坡上翻下去。而苏军的情况则好得多。首先,极端寒冷
的天气对于苏军官兵来说并不新奇,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气。再则,莫斯科就
在他们的身后,苏军的供应线很短。苏军士兵都穿上了厚厚的皮上衣,厚厚的靴
子,以及带有很大护耳片的皮帽子,他们的毡靴、手套和暖和的内衣等也一应俱
全。苏军的卡车和坦克也是特制的,使用的是专用的润滑油和燃料,能适应严寒
气候。
12月4日,当气温降至零下52摄氏度时,德军再也不能作战了。古德里安怀着
一颗沉重的心,他决定先撤退了。这是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劲旅自从踏平波兰
以来的第一次撤退。12月5日,德军在各个方向的进攻都被可怕的严寒和苏军顽强
的抵抗阻止了。虽然莫斯科近在眼前,也已处于他们的炮火射程之内,但他们已
经精疲力尽,锐气丧尽。而苏军已做好准备,将对疲惫不堪冻得半死的德军发起
强大的反攻。
12月5日,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对莫斯科北面德军发起反攻。次日,
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也向莫斯科南北两面德军发起了强大的反击攻势。
到1941年12月底,苏军已收复了克林、卡卢加、加里宁等城市,解除了德军
对图拉的包围。至此,莫斯科会战结束。据苏军最高统帅部公布的数字,德军共
伤亡50多万人,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汽车15000多辆。这是德军自开战以
来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哀叹道:“德国陆军常胜不败的神
话已经破灭了。”
关于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失败的原因,多数西方军事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认为,
俄罗斯冬天的提前来临、严寒及德军对冬季战争毫无准备,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
因。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其《战略论》中写道:“假使要追问,在1941
年战役中,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最适当的判词就是‘为自然因素所击
败’。”
·纳粹导弹基地探秘
【 发布:断无明 2005-05-25 11:04 断无明 浏览/回复:216/0】
本报记者 丁刚
圣奥默尔是法国北部靠近边界的一个小镇,在一般的世界地图册上找不到这个小地方。这里距伦敦的直线距离为200公里。60多年前,德国导弹专家在地图上确定建造基地的地点时,最看重的就是这个距离。那意味着整个伦敦将被置于德国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
1943年4月初的一天,一支德军工兵部队悄悄开进了圣奥默尔,他们在离小镇大约5公里的一个荒凉的山头上架起了测量仪。几天之后,又有一批德军高级将领来到这里,在那个山头上指指点点一番之后匆匆离去。接下来,就不断地有德国大兵、党卫军的部队开到这里安营扎寨。到了夏天,有1300多名战俘被押到这里,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苏联红军战士。当年8月,一项秘密工程悄悄动工。在德军的严密监管下,战俘们被迫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几个月后,他们在小山上掏出一个大坑,然后把水泥浇灌进去,建造起一个巨大的掩体。整个水泥包的深度为42米,直径为72米,外面是一层5米厚的钢筋水泥保护层。
这就是纳粹的库波尔导弹发射基地。上世纪80年代,法国人在这个巨大的第三帝国的遗留物旁修建了一个展览馆———“战争与火箭历史中心”。里面有3个永久性的展览:一个展示二战时期纳粹的导弹制造历史,另一个展示二战时期法国北部被占领地区的历史,第三个展示火箭和导弹的发展史。前面的两个展览就设在巨大的水泥掩体之中。
走进掩体如同走进一个高大而阴森的山洞。这个基地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储藏库,一个是导弹发射场。储藏库中有一个洞穴高达21米,专门用来为导弹安装发火装置,做最后发射前的调整。希特勒当时的计划是,平均每24小时从这里向伦敦发射50枚火箭,把伦敦炸成一片废墟,彻底摧毁英国人的意志,让英国人要么投降,要么乖乖地呆在一边。
1943年底,法国抵抗运动战士发现德国人在这里修建工程,他们立即将情报传递到伦敦。盟军情报部门经过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导弹或火箭有关。次年3月,盟军战机开始轰炸这个水泥包。在5个月的时间里,盟军总共进行了16次大规模的轰炸,把3000多吨炸弹倾泻在这个掩体上。最大的一枚炸弹据说有5吨重,炸掉了靠近水泥包的一块巨大岩石。
展厅中有一张照片,是1944年6月拍摄的。当时,一架英军侦察机飞临这一地区上空。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在高度仅30米的地方拍下了这个基地的照片。从照片上看,水泥包四周临时搭起的一些脚手架已被炸得七零八落,附近被炸起的山土覆盖在掩体上。盟军的轰炸使德军不仅无法继续水泥包的工程,也不能在外面修建发射场。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7月28日,希特勒不得不下令停止使用这个基地。库波尔导弹发射基地连一枚导弹也没有发射就宣告“寿终正寝”。1944年9月,加拿大士兵冲进了这座空空荡荡的水泥掩体,他们发现里面竟基本完好无损。
水泥掩体里的第一部分展览介绍了德军导弹的发展史。1933年,由德国火箭专家多恩伯格和布劳恩领导的火箭研制组开始研制两种火箭。1942年10月13日,他们成功地把改进后的A—4火箭送上了蓝天,后来这种火箭被称为V—2导弹。两个月后,由一家德国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另外一种飞航式火箭也获得了成功,这种火箭后来被命名为V—1导弹。V—1导弹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前身,它重约22公斤,弹长约8米,飞行高度为2000米,可携带850公斤重的弹头,平均射程达到240公里,但准确度要差一些。
1944年9月,随着盟军的推进,大部分靠近海峡的地区已经解放,德军V—1导弹的发射基本停止。随后,德军便开始在荷兰和比利时等地用可以移动的发射装置来发射V—2导弹,打击伦敦、巴黎、比利时和荷兰境内的目标。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军总共发射了2.4万枚V—1导弹和3200枚V—2导弹,伦敦有近9000人死于导弹攻击,比利时有6500人死于导弹攻击。
展览中有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介绍。当那些主管导弹发射的纳粹头子被押上审判台时,人们在战犯席上却看不到那些为纳粹研制导弹的科学家。布劳恩这个首屈一指的导弹专家主动向美军投降。几周后,人们就在美国看到了他的身影。他后来成了美国导弹技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苏联人这时也忙着把大量德军还没来得及发射的V—2导弹运回家去。纳粹的导弹技术就这样延续了下去,迄今仍对全球安全格局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走出掩体,来到展览大厅。这里展出的是现代火箭、宇航技术。从战争走向月球,导弹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库波尔这个基地中被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聪明的法国人用这样的组合提炼出了20世纪的历史精华,不能不令人佩服。
看到许多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展览馆时,我猜想他们一定最喜欢那个巨大的航天飞机模型。据介绍,那是完全按照美国航天飞机复制的。不过,他们在航天飞机里爬上爬下地玩了一通之后,老师还会带他们走进那个巨大的水泥包。有了刚刚了解到的那么一点儿航天飞机和火箭的知识,他们一定会对爷爷奶奶辈经历过的那段历史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在介绍中心的小册子的封面上,就印着这样几个大字:“从战争到月球———走向历史深处之旅”。
“V-1”是飞航式导弹;
“V-2”是弹道式导弹。
V1是早期的用于轰炸不列颠的导弹,由冯 布劳恩博士主研的飞航式导弹,外形很想一架飞机,飞行速度低,易于拦截,V2也是冯 布劳恩主研的弹道导弹,其下落速度超过了音速,以当时的英国科技实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落下来,威力巨大,但造价是V1的2,3十倍,且不稳定,是现在洲际导弹的前身
V-1是巡航式导弹 。
V-2”是弹道式导弹,就像现在的火箭,飞行时穿过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