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把农历的每月初一称为“朔日”。
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可以作为正月,每月初一日为朔日,朔日有从平旦(天刚亮的时刻)、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
扩展资料
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又称新月,一般是看不见的。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 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朔日相对应的月末称作晦日,月亮最圆时称为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
农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朔日
农历(古人叫做“夏历”)每月第一天叫做初一。民间初一要吃素。农历大年初一又称 “鸡日”。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常识历法篇。
中国古代把农历的每月初一称为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