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格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无目标,无兴趣,无动力,无意志”的四无状态.一些同学在经过高考的紧张冲击进入大学后,失去了目标,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萎靡不振,慵惰怠情,没有一点青春活力,”无聊,没劲,泛味,郁闷”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偏激,自卑,孤僻,妒忌,依赖,自我中心等不良的人格倾向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些人格障碍也困扰着大学生的生活,自杀现象或暴力行为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 人格障碍
所谓人格障碍,指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者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这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致使个体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人格障碍的行为问题表现程度是不同的.轻者完全过着正常生活,只有与他密切接触的人才能领教他的怪癖,觉得他无事生非,难以相处.严重者事事都违抗社会习俗而且行为明显表现于外,很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人格障碍者无认知障碍,能正确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行为后果与法律责任,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因此,人格障碍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对其行为要负全部责任.值得重视的是;人格与精神病是相互转化的,严格的人格障碍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可能会转化成精神病人.
二.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和正常人格一样,人格异常可能是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家庭和社会原因则是主导的
(一).生物学因素
根据对人格障碍者家谱调查,双生子调查以及染色体调查,人们认为遗传与人格障碍有关,而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颞叶癫痫及脑外伤等可为促发因素.这些均提示生物因素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因素
除了人的生理素质的差异外,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史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
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可能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的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是形成异常人格的关键因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格障碍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可以习得许多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包括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并可通过条件反射机理而巩固下来.追溯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我们也常可发现不良的外界环境对其人格偏离所产生的影响.
1. 儿童人格的发展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父母过于严厉,儿童往往会形成焦虑,胆怯的性格;而父母过于溺爱,则往往使儿童形成被动依赖的脆弱性格.此外,家庭结构不稳定,离婚率高,父母对子女的遗弃,虐待,专制或溺碍,放纵,都可能使儿童形成异常的人格.
2. 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
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影响巨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不同教师的气氛区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教师的公平公正性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项有关教师公正性对学生学业与品德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极为看重教师对他们是否公平公正,教师的不公平表现会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
3. 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果,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此外,大量淫秽,凶杀,暴力等不良思潮的泛滥,社会动乱不安,都易导致异常人格.成年人在长期严重的精神打击下如冤狱,单独隔离,禁闭等也会产生显著的人格改变.总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们可能综合地起者作用.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但通过加强自我调节和进行各种治疗,人格障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三. 常见人格障碍及其心理调适
参照美国《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中的分类,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以行为怪僻,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第二类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癔病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第三类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和依赖型人格特征.下面谈谈大学生中常见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以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为主要特点.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习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对批评或挫折过分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多疑;这类人在家不能和睦相处,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1. 认知疗法.首先要将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列出.反观自己的行为,把这些非理性观念批评,改造成”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懦弱的表现”.如果能够自我反省了,就是良好的开端.每当故态复萌时,应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制止自己的偏激行为.
2、行为禁止法。受到刺激要发作之前,可用行为禁止法克制自己的行为。如认为受到别人的侮辱或攻击而要发作时,对自己默念一下指令:“我必须克制住反击行为,我至少要忍十分钟,因为我以往的行为是过分的,在这十分钟内,我必须分析一下是不是非理性观念在作怪。”
(二)强迫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的常理,一丝不苟,吹毛求疵,过于严肃认真,工作中重视细节而忽略全局。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为多,轻松、愉快、满足较少。
1、 自我反省法。应好好反省一下人生的意义,自己这样做的意义,对自己行为作出客观的评判。自问一下:为什么要为自己定下如此多的清规戒律?为什么做事一定要求十全十美?与这种人格特点做斗争,可采用循其自然法、行为阻断法和思维停顿法。
2、 理性观念疗法。对种种非理性观念,应逐条地加以改造。如:我应该争取得到重要人物的赏识,但不是为了献媚、讨好,否则将是可悲的;表现好一些是应该的,要所有方面都出人头地也太过分了,更不能妒忌他人的成绩;规矩是人定出来的,不合社会潮流的旧规矩应该抛弃,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灵活机动更为重要。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表现为退缩、孤僻、胆怯、情绪冷淡,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怀、体贴或愤怒,对赞扬或批评无动于衷;常做白日梦,沉迷于幻想中;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因此也较少与人发生冲突。
1、 舞蹈疗法。独自一人在家,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让自己随着节奏随意地动起来。当舞跳得有点入门的时候,可参加小型舞会,与别人尽情地跳舞,达到提高自信、同外界交往的目的。
2、绘画疗法。可买一些纸和笔,最初只需要学炭笔画,用炭笔在白纸上把头脑中现出的图像画下来。在学画过程中,可经常参观一些画展,找一些画友或画师交流心得体会,既找到了与现实交流的途径,又寻得表现内心感受的方法。
3、雕塑疗法。包括雕刻和泥塑,刻章时必须全神贯注,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自己的生命能量,充分发挥想象力,泥塑可塑性大,能充分反映人的情感和想象力,所以是治疗训练的好方式。
4、音乐疗法。当出现异常知觉体验时,可采用音乐疗法。听了节奏明快、曲调昂扬的乐曲后,能产生双重兴奋而相互抑制,即音乐的兴奋点能抑制原先胡思乱想的兴奋点。除了音乐之外,还可以唱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5、家庭支持疗法。对于分裂人格,由于其与精神分裂症相关,仅凭自我疗法是不够的,家属必须给予必要的关怀,帮助和支持培养其交往习惯,鼓励其表达情感和要求,多参加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