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提的也不是完全准确。优秀的人也有自己的群,只不过大多数人不在这个群里而已。在人类的等级金字塔中,世界上的普通人占了绝大多数,位于塔底的位置;优秀的人是比例极低,一般在塔顶位置,塔顶的人所在的群,塔底的人基本也进不去,才有了“为什么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之问。
优秀的人有自己的圈子,普通人进入不了这个圈子,才有了认知的偏差。马云做校长的湖畔大学非常知名,要想进入湖畔大学群,看看入群的基础条件,就知道普通人想进去有多难了。想要报名湖畔大学,基础条件必须满足五个“3”:创业3年以上、年度营收超过3000万元、企业纳税3年以上、公司规模超过30人、3位推荐人,其中至少1位是湖畔大学指定推荐人(湖畔大学校董、保荐人及历届学员)。
优秀的人属于出类拔萃、特质好的人,是所在时代推崇的对象。庄子曰: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为什么我们感觉优秀的人不合群,感觉他们特立独行,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优秀的人有自己清晰的规划,做事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展作为一个优秀的人,他们有自己清晰的职业规划,设计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按照自己的规划路线,一步步的踏实前行。凡是阻碍、无助于他们实现自己人生规划的事情,他们都避之不及。我们所谓的合群,在很大意义上是迎合对方的习惯、心意,是低质量的群体交流。
这种所谓的“合群”根本无助于优秀的人实现自己的规划,浪费时间。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人,严格按照自己的规划和思路去做,不在乎他人的异样眼光,心无旁骛的做高质量的事情,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
二、 优秀的人早已经摒弃无效的社交现在社会很多人觉得应该多社交,多认识一些人,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圈子。你随便跑在一个聚会上,跟一群陌生的人交流寒暄,笑脸相迎,推杯换盏,忙的不亦乐乎,互相说着客套话留电话号码,加微信。但是几天过后你就根本不记得对方是谁……这种社交就被称为“无效社交”或者“低质量社交”。
总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无效社交上,其实就是在浪费生命。总把时间消耗在无效社交上的人,要么是无所事事,内心空虚寂寞,要么是用热闹的光环掩饰自己的无能。他们看似朋友遍天下,微信好友有好几千,但是真正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发现无人可找。很多人总怕自己“不合群”,因此为合群而合群,马不停蹄地去奔赴一场又一场的社交盛宴。
优秀的人目标,世界是自己的,有他人无关,与其把大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上,不如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大起来。你的能力有多强,你的人脉就有多宽。
三、 优秀的人自律性极强,他们明白刻意的合群,还不如高质量的独处特立独行,独来独往,不是骄傲自大,不是个性孤僻,而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嘈杂的社会中,始终保持一份定力、保留一份清醒,君子慎独,独处守住心。一直自律性强的人,始终清楚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能合群则合群,不能合群则独处。高质量的独处,是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不断地认清自己、丰富自己。丰富自己,远比低质量的合群有意义的多。
后记: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有目标、有规划、不盲从,自律、独立。优秀人之所以那么少,是因为太多人把有限的人生时间,放在刻意合群上,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个性,最终泯然众人矣。
优秀的人一般眼界都很高,如果你和他们不在一个高度的时候,他和我们是没有共同话题的,所以优秀的人都很高冷,难以相处。
可能是因为他们一直专注自己的工作,所以他们才那么优秀。但是又因为专注自己的工作,不怎么和别人交流,所以才会显得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