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不俗的成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直到现在他创作的《送别》依然被大家广为传唱。
但越是天才,心理就越是让凡夫俗子难以琢磨,1918年,39岁的李叔同穿上袈裟,遁入了空门。
这个举动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他的妻子甚至跪在外面哭求见他一面,但他却不为所动,态度十分坚决。
关于他出家的原因,很多人都曾做过猜想,有的说是因为他的理想破灭,有的说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也有的说是他看破红尘,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谁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理由。
所以如果让我们分析这件事,一样也是做些猜测,而得不出准确的结论,但是凭直觉,他出家应该是追求他所想要的生活。
据说弘一法师很早就对佛经感兴趣,而且沉迷其中,估计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断绝外界的打扰,潜心研究佛学吧。
相较于弘一法师,我更加喜欢李叔同这个名字。
第一次接触到他,还是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课上做阅读理解,有一篇节选自丰子恺的《我的老师李叔同》,然后就这样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之后我和语文老师要了很多有关李叔同的资料,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关于他出家的原因外界有很多猜测,但是目前比较可靠的一种说法就是,李叔同在朋友出听说了断食这样的修养方法,然后决定去寺院一试。
但是在寺院的生活吸引了他,本来就对佛学很感兴趣,再加上亲自去寺院体验到的生活更加坚定了他要皈依佛门的想法,所以,就成了超然物外的佛学大家。
我一直特别敬佩李叔同,他在各个方面的成就称得上一位“全才”,诗词,戏剧,音乐,书法,文学,篆刻等等,无论哪一方面都足以让人膜拜。
出家这一举动虽然为我们常人所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可以从各方面看得出更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