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道德教育始自家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而家庭教育贯穿了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始从胎教,一直到“慎终追远”。早在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文王的时候,她就很重视胎教,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是不好看的景色不去看,淫词歌舞不去听,口里说的话很温柔,连傲慢的言语都没有,更何况是粗鲁、骂人的话!正因为文王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她教出的孩子也是一位圣人。
孩子出生之后,虽然眼睛张开了还不会说话,但是不意味着他没有在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效仿的榜样。中国古人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太子出生之后就给他以良好的教导了。《汉书》中就记载着这样一段怎样教育太子的论述。里面说,古代的圣王作为太子,刚一出生就要用礼来教育他。让成年男子背着他,有专门负责礼的官员穿好正服、戴好礼帽带着太子拜天,行祭天之礼。过宫门的时候,要把太子从背上放下来。过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的时候,就要恭敬地快步小跑,表示对祖先的恭敬。这都是教孝子之道。所以太子从孩童开始,教育就已经在实行了。书上举了一个周成王的例子。周成王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就让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姜太公做太师来教导他,就是请了全国最有学问、最有德行的人担任太子的老师。什么叫“太保”呢?就是保护太子的身体,让他言行都中规中矩。“傅”就是传授他德育,培养起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师”导之教训,给他一些教育训诲的引导。这是太保、太傅、太师的职责。
此外,还要置“三少”,就是少师、少傅、少保。这些人是和太子日常起居生活在一起的人,他们负责把太傅、太师、太保教导太子的事情表演在生活中,让太子看到。所以太子从有生之日开始,“三公”、“三少”就教导他孝敬父母、有仁爱之心、明礼义,用这些来引导太子。那些邪曲不正的人都让他远离,不让他见到恶人,不让他见到恶的行为。还要选来天下端士,“孝悌博文有道术者”,就是有道德学问的人,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见识广博而且有道之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这些人和太子一起生活,一起出入。所以,太子一出生见的就是正事,听的就是正言,行的就是正道,前后左右所事奉的人也都是正人,因此他“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他习惯了和这些正人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为就不能够不端正,就像一个人生长在楚国,就不能不懂得楚国的方言一样。
基金的风险申购基金的地点没有关系,主要是看基金的本质,一般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入。邮政储蓄基金和其他银行基金一样,大体和股市同起同落。要求最低每月投200元。风险和利润股票基金最大,混合型基金其次,债券基金再其次,货币基金无风险,推荐买邮政储蓄基金。风险是有。利润不高。 邮政储蓄是代销机构,它本身是不发行基金的。如果想投资基金,最好是找国有银行或者商业银行代销的多。相当于很多人都采取这种方式把资金集中起来交给专业的投资人去投资,就形成了基金。但是实际上并不怎么划算,起投资金要求比较高,收益也不算高并且是不确定的。。相对于大家都知道的支付宝里面的理财产品优势是很明显的。就是银行给人的安全感更多些。如果仅仅是担心骗人这方面那你尽管放心,没有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基金类的理财产品提前支取的话可能没有利息还会扣本金,具体情况看你理财产品期限以及支取的时间点来决定的。 首先,投资者需要注意利率风险。债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变动密切相关,且成反向变动。当市场利率进入加息周期时,大部分债券价格会下降;而市场利率处于降息周期时,债券价格通常上升。所以,债券基金的平均到期日越长,它受利率变动的风险就越大。 其次,信用风险也是债券基金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国内有多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公司债,一些债券评级机构会对债券信用进行评级,信用等级较低的债券收益率会高于同类信用等级更高的债券。但是,如果债券发行人不能按时支付利息或者偿还本金,该债券就面临很高的信用风险。如果债券信用等级下降,将会导致该债券价格下跌。 那么,持有这些债券的基金净值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如果在正规的银行里办的应当可行,但是基金也是有风险的特别是不保本的基金。
其实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孩子的家庭思想,我觉得主要就是尊敬家长,尊老爱幼,这个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