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解和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
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解决数学科的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爱因斯垣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激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策略,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允许学生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励创新,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激励学生能大胆质凝,乐于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解答这样一道题时, 同学们就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寻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题目:一台抽水机3小时抽水564立方米,照这样计算,再抽2小时,一共抽水多少立方米?
同学甲的列式是:564 3 2+ 564 = 940(立方米)
同学乙的列式是:564 —— =940(立方米)
同学丙的方法是:设一共抽水X立方米,列比例式:—— = —— X=940
教师在同学们完成这道题的解答后,让他们提出各自的解答方法和解题思路。
同学甲说:根据题中条件,3小时抽水564立方米,每小时就抽水564 3 = 188立方米,后来再抽2小时就抽水188 2 =376立方米,所以一共抽水376 + 654 = 940立方米。
同学乙说:根据题中条件,3小时抽水564立方米,再抽2小时,即一共抽水5小时,而3小时是5小时的 — ,所以564立方米是总抽水量的 — ,列式564 ——= 940(立方米)
同学丙说:根据题目的条件,抽水机的工作效率一定,所以抽水量与抽水时间成正比例,可以用正比例解答。
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探究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什得肯定,教师对学生独到的思维方式进行表扬,保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的学习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数学问题与实际的关系,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任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让学生总结出围成三角形三边的共同特性是“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从而形成数学知识和技能,加深学生对探究问题意义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
3、参与全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交流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与日俱增是学生探索学习的推进剂,通过质疑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方向及主动参与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赋予全体同学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强弱互补,共同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经过辩论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教师将班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些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每种两个)、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并说明为什么。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不断摆、拼、剪等活动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
今天,妈妈拿钥匙的时候,从挎包里带出一张纸,我捡起来看,是“个人所得税缴款”单,就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表示今年1~6月,妈妈已经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07元。
看着我一副不解的神态,妈妈告诉我:“简单地说,个人所得税就是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必须按税法缴税。”我又问:“那是怎么缴的?收入多少缴多少?”“不仅是这样,”妈妈随手拿来一本税法书,指给我看,个人所得税有具体的税率:
级数 含税级距税率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
9 超过元100000至元的部分 45% 15375
“含税级距是什么?”我忍不住问。
妈妈说:“因为个人所得税税法要照顾一些低收入者,所以在计算应缴税款前,按照税法规定要扣除有关费用。比如,妈妈这个月我拿了1200元工资,按照税法规定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费用,那么1200-1000=200元,200元就是含税级距。”
“那你就要缴个人所得税200×5%=10元!”我马上就算出答案。“但是速算扣除数又是什么?”
妈妈边写边说,“你看,如果这个月我拿了2500元工资,含税级距是1500元,那么,500元先按第一级500×5%应缴税25元,剩下1000是第二级的税率,应缴1000×10%=100元,一共应缴125元。这样算比较麻烦。我们用速算法:含税级距不变,直接以第二级税率1500×10%=150元,因为150元里包含第一级的500元应缴的25元,要减去,应缴150-25=125元。看,两种算法一个结果,第二种更简便,就是我们平时用的方法。”
“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
妈妈笑着问:“真的明白了?那好,去年我的年收入是18540元,请你算一算:我要缴多少个人所得税?注意啦,这是年收入哦!”
“我知道,收入是以年为单位的,应扣的费用和速算扣除数也应该乘以12!”
亲爱的小朋友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你爸爸妈妈每年要缴纳多少个所得税,你能通过对爸爸妈妈收入的了解来进行计算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刘辰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老教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
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刘辰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你就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好啦,你们数学老师还要写论文啊,有点像语文老师哦,还要写这么长,
0(~-~)0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