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社会生活的影响,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心脏神经官能症,又叫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致使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导致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从而产生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表现。常见症状有心悸、心前区疼痛、头晕、失眠、多梦、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疲乏等。患者自觉症状显著,但多无心脏血管病理性改变。
该病大多发生于青壮年,以20~40岁最多,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发病的主要因素与患者存在焦虑、紧张、抑郁、忧愁等不良心理有关,也与环境因素、工作压力过大、极度疲劳、其他疾病或医生解释不当等不良因素有关。
虽然患者体检无明显病变特征,不影响寿命,但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应对社会的能力。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
内科-心血管内科
预后影响
该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特征,尽管症状表现很重,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彻底康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预后良好。
病因
心脏是情绪的表达器官,对内外环境各种刺激敏感,由于外环境刺激或内环境失衡,致使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影响自主神经功能,造成心脏血管功能异常,产生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表现。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与患者存在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焦虑、紧张、过分思虑、抑郁、忧愁等不良心理有关。可以说,精神作用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上起重要作用。此外,由于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便不适应,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也可导致该病。
环境因素、工作压力过大、血钙偏低、其他疾病或医生解释不当等,亦可诱发该病。
预防
精神作用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上起重要作用,为此,预防该病,应注意调理好情绪,尽量避免长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过度紧张、过分思虑、抑郁、忧愁等。
不宜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时间过长的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还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
2.药物治疗
(3)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主要用于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
(4)补充钙加维生素D3:若患者血钙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应补充钙尔奇(碳酸钙 D3片)。
(5)速效救心丸:一旦患者胸闷或心痛严重时,可根据病情含化速效救心丸。
(6)中药:按照医生要求,根据病情,配合服用一些中药,有助于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