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接着后辈起来向长辈们敬“琪玛”和青稞酒,并献上哈达,祝吉祥如意,然后坐下,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家庭新年仪式完后,就往左邻右舍祝贺,各家男女青年手拿“竹素棋玛”,提上青稞酒壶,一进门就高喊“吉祥如意,幸福圆满,主妇富态,贵体安康,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然后向全家人献“琪玛”敬青稞酒,主户同样向客人敬茶酒等款待。初一这一天,一般是家人团聚欢度新年,一般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牧区牧民通宵达旦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