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的养成

2024-10-30 06:29: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有的人年纪轻轻,但是看上去似乎比他的真实年纪要大上好多,而有的人可能看不出年纪,当他告诉我们真实年纪的时候,我们就会吓一跳,发现他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年轻太多。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面相”,让人们看上去比实际年纪大或者小呢?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确实可以对此产生一定的作用。

下面我们说说生活中的哪些好习惯可以让我们越活越年轻。

1、不熬夜的高质量睡眠,可以让我们越活越年轻

一个人的睡眠不仅影响一个人精神面貌,也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我们按时睡觉,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就比较正常,肌肤也相对比较有光泽。同时,身体休息好了,我们的气色也会比较好看,整个人看上去就比较有活力。

一般来说,没有熬夜的习惯,而且睡眠质量比较好的人,往往看上去都会比他实际年纪要年轻些。

2、有锻炼习惯的人往往越活越年轻

如果一个有锻炼习惯,那么这个人的身体往往相对来说比较健康,身体的活力和精力会比较充沛。同时,一个人经常锻炼也能出汗,出汗有助于身体排毒,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新城代谢,提升身体的各项机能。

也就是说,经常锻炼的人不仅可以拥有强健的体魄,还能在锻炼中通过流汗排出身体毒素,让人拥有更好的肌肤,气色也会更好,整个人也就看起来比较年轻。

3、遇事多笑,懂得合理解压的人,越活越年轻

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会承受各式各样的压力。当我们遇到阻碍或者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就要多笑,要懂得合理释放自己的压力,甚至是养成定期通过一些手段,比如唱歌、旅游等方式,发泄心中压力,进行合理解压,这种时候,人往往可以达到越活越年轻的目的。

4、想要越活越年轻,首先还是需要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也就是说,想要越活越年轻,首先还是需要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时候,我们看上去比较憔悴,甚至是显老,不是我们真的老了,而是我们的“心”或者“身体”太累了,需要休息,但是却没有得到比较好的休息,于是我们的精神面貌看上去就比较疲乏,整个人就显得老了一些。

所以,想要越活越年轻,我们可以养成不熬夜、定期锻炼、懂得用合理方式解压的习惯,甚至还需要在健康饮食上多下功夫,以此维系身心的健康发展。当人拥有一个好体魄、好心态的时候,就自然越活越年轻了。

回答2:

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人生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之处却只有几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 “最佳期 ”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利用这段 “最佳期 ”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

1、《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2、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良好习惯的主要内容

良好习惯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良好习惯分解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①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饭前、便后、游戏后洗手;吃饭安静、节约、卫生;按时午睡,不影响他人休息;衣着整洁;节假日生活安排科学合理有规律;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等。(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习惯等都属于生活习惯。)

②行为习惯——强调“遵守秩序,讲究公德”。要求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乘车排队、安静、有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有安全意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懂谦让;爱护幼儿园环境,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活动时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参与文明健康的活动等。(文明礼仪、言行举止等都属于行为习惯。)

③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幼儿园培养注意倾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大方得体;读书、握笔姿势正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书写认真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做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才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二、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据专家研究,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各种良好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就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铁块,再改变就困难了。

在我33年教育经历中。看过很多孩子的成功也看到一些孩子的失败,很多成功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很有一套成功的方法,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都很好,他们考上了好学校,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缘故,使鲜花般的年龄走上歧途,我园有个孩子在幼儿园时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就是出气筒,孩子犯了小错误,父母因为心情不好,对孩子非打即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每天不是打这个,就是咬那个,老师批评他,就以摔椅子,扔饭碗来发泄,上学以后打架斗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成了问题少年,结果近期听说这个孩子因偷窃被抓。由此可见“关键期”的重要性。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三、培养习惯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1)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贴近生活,具体而有实效。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训练乃至强化。我的孩子从1岁半开始,我每天坚持晚上睡觉前给他讲故事,在每天做饭的空隙有意识的提问让孩子回顾所讲的故事内容,逐渐孩子爱上了阅读并养成习惯,四岁半他参加全市举行的幼儿故事大赛获得前20名的好成绩,上小学时由于阅读的知识面很广泛,班上老师曾问我,孩子是不是上过学,怎么什么都知道,那时由于条件有限,我给孩子的奖励都是书,(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奇观、西游记等)当时学校也很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书包的整理总是大书放后面小书放前面,做事很有条理,一直到现在每次考试也好,办大事也好,在别人看起来很麻烦的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小升初是以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考取南外,现在已掌握三种语言(英、德、日)而大学的专业是信息工程专业,我深深的感到,是好习惯铸就了孩子的好成绩和井井有条的办事风格。现在我们家长回去以后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自己的空间,(专用的橱柜、房间,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2)即说服教育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主要是正面引导,用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中班可以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大班孩子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说服教育。

(3)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因此,家长应当严于律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如: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家长做事做到认真,孩子说话,要认真倾听,把眼神给他们等等,另外,家长要树立教育意识,什么可以当着孩子说,什么不可以当着孩子说,要有所区别。一个新习惯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园时就要求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榜样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一个看得见的 “旗杆” ,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好习惯,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得到正强化。同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产生 “ 逆反情绪 ” ,你越严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去做,一天在与家长的聊天中得知这样一件事,家长为孩子的不好好吃饭头疼,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吃就打,结果一段时间孩子吃饭很老实,一天突然闻到家里厨房有馊饭的味道,到处找,终于在水池的角落,发现前些日子家里吃过的饭菜,原来是这个孩子每天将饭菜偷偷倒在这里,家长还以为孩子最近吃饭好了呢?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要批评孩子一个缺点,首先要表扬他两个优点,这样孩子会乐于改正缺点。首先,家人要有要求一致的目标、标准,切忌朝令夕改,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4)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游戏比赛活动,用游戏口吻和孩子说话,更能起到训练良好习惯的效果,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是养成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不吃饭的孩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冷处理:有的孩子为了达到不吃饭的目的是又哭又闹(不吃可以饿一顿连零食也没得吃)

(2)给孩子请一个吃饭好的榜样、和她一起进餐。

(3)家长可以说再吃十口就不吃啦(家长心里清楚基本上10口可以吃完)

印度谚语说的好:“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信念变成了行动,行动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广大家长要重视哦。

回答3:

我觉得以下这篇文章写的挺好的,转过来仅供参考!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象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可见习惯的力量——不经意会影响人的一生。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然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的形成,这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根本区别。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要培养一个好习惯,首先必须要研究它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会有培养这个习惯的强烈愿望。

二是对所培养的习惯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的分析,从某种意义说,克服一个坏习惯,培养一个好习惯是人生最难的,而又是对人生最有价值的。因此,要培养一个习惯,开始前的可行性的分析很重要,这样使你建立在理智和科学的基础上。否则,头脑一热,盲目去做,常常会半途而废。

三要培养好习惯,就要:“统筹安排,逐一击破。”我们知道,人的习惯实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像一棵大树一样,有干、有枝、有叶。它可以是我们工作方面的习惯,也可以是学习方面的,健康方面的,感情方面的。与人相处方面的各种习惯,也可以是思维方式的习惯,也可以是行为方式习惯。因此当我们明白习惯对我们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性后,要对准备培养的习惯作统筹安排。这样可以分清主次,明确先后,然后有步骤的去培养,就会更有成效。

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尤其开始是我们要宁少勿多、宁简勿繁、宁易勿难。先找一个比较容易做到的,做起来有兴趣的,很快就能尝到甜头的,而且能不断受到自己和周围人激励的习惯开始,而且下的功夫要大一些,花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样就容易成功。

第一个习惯养成了,一定会使你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既然是好习惯,它就会在你无意识中自动为你管理,为你服务,而且为你效忠终生。

四是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当我们下决心要培养一个好习惯之后,成功的关键在于前三天,特别重要的是前一个月。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习惯也是一样。至于说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这是指度过前几天,真正的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这过程差不多要一个月左右。因为根据美国科学家

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成为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形成你的信念。

习惯培养法之五——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为好习惯每天缠上一股,要不了多久就会牢不可破。

习惯培养法之六——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回答4:

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个人总结如果想要养成好习惯,那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习惯养成的驱动力。想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欲望,发自内心的想要养成这个习惯或者改变自我,所以首先要找到驱动力,也就是你的力量来源。
2、制定切合自身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和理想一样,最忌好高骛远,空谈空想,要从自身的需求来确定切合自身的难度,如每天都看完一本名著,或许有的人可以做到,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而当由于这个目标产生困难感的时候,就很难坚持下去了。
3、找到自己的小进步。其实在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你也是在不断的改变的,只是有时候很难发现。所以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变化,比如坚持了一段时间每天背诵单词,当遇到一些场景时,你发现一些事物可以脱口说出他们英文,这时候会产生成就感,并尽量将这种成就感放大,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
4、利用小工具协助。习惯是一种自我提升和约束,那么可以利用一些打卡类小程序或APP来辅助自我的习惯养成,比如利用每日做到小程序,给自己设定目标和计划,每天完成之后,打卡签到,或者加入相同习惯养成的小组社群,大家一起结伴进行,利用这样的小工具,可以更加清晰的规划我们的习惯养成之路,好的习惯也更容易养成。
其实,好的习惯没有什么大道理,也没有特殊的捷径,从本身出发,坚持不懈,结合适当的小工具,其实习惯的养成就在不知不觉之中,而并非想象的那么痛苦。

回答5:

一、什么是习惯?

1、《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2、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良好习惯的主要内容

良好习惯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良好习惯分解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①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饭前、便后、游戏后洗手;吃饭安静、节约、卫生;按时午睡,不影响他人休息;衣着整洁;节假日生活安排科学合理有规律;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等。(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习惯等都属于生活习惯。)

②行为习惯——强调“遵守秩序,讲究公德”。要求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乘车排队、安静、有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有安全意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懂谦让;爱护幼儿园环境,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活动时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参与文明健康的活动等。(文明礼仪、言行举止等都属于行为习惯。)

③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幼儿园培养注意倾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大方得体;读书、握笔姿势正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书写认真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做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才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二、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据专家研究,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各种良好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就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铁块,再改变就困难了。

在我33年教育经历中。看过很多孩子的成功也看到一些孩子的失败,很多成功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很有一套成功的方法,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都很好,他们考上了好学校,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缘故,使鲜花般的年龄走上歧途,我园有个孩子在幼儿园时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就是出气筒,孩子犯了小错误,父母因为心情不好,对孩子非打即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每天不是打这个,就是咬那个,老师批评他,就以摔椅子,扔饭碗来发泄,上学以后打架斗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成了问题少年,结果近期听说这个孩子因偷窃被抓。由此可见“关键期”的重要性。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三、培养习惯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1)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贴近生活,具体而有实效。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训练乃至强化。我的孩子从1岁半开始,我每天坚持晚上睡觉前给他讲故事,在每天做饭的空隙有意识的提问让孩子回顾所讲的故事内容,逐渐孩子爱上了阅读并养成习惯,四岁半他参加全市举行的幼儿故事大赛获得前20名的好成绩,上小学时由于阅读的知识面很广泛,班上老师曾问我,孩子是不是上过学,怎么什么都知道,那时由于条件有限,我给孩子的奖励都是书,(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奇观、西游记等)当时学校也很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书包的整理总是大书放后面小书放前面,做事很有条理,一直到现在每次考试也好,办大事也好,在别人看起来很麻烦的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小升初是以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考取南外,现在已掌握三种语言(英、德、日)而大学的专业是信息工程专业,我深深的感到,是好习惯铸就了孩子的好成绩和井井有条的办事风格。现在我们家长回去以后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自己的空间,(专用的橱柜、房间,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2)即说服教育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主要是正面引导,用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中班可以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大班孩子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说服教育。

(3)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因此,家长应当严于律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如: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家长做事做到认真,孩子说话,要认真倾听,把眼神给他们等等,另外,家长要树立教育意识,什么可以当着孩子说,什么不可以当着孩子说,要有所区别。一个新习惯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园时就要求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榜样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一个看得见的 “旗杆” ,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好习惯,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得到正强化。同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产生 “ 逆反情绪 ” ,你越严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去做,一天在与家长的聊天中得知这样一件事,家长为孩子的不好好吃饭头疼,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吃就打,结果一段时间孩子吃饭很老实,一天突然闻到家里厨房有馊饭的味道,到处找,终于在水池的角落,发现前些日子家里吃过的饭菜,原来是这个孩子每天将饭菜偷偷倒在这里,家长还以为孩子最近吃饭好了呢?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要批评孩子一个缺点,首先要表扬他两个优点,这样孩子会乐于改正缺点。首先,家人要有要求一致的目标、标准,切忌朝令夕改,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4)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游戏比赛活动,用游戏口吻和孩子说话,更能起到训练良好习惯的效果,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是养成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不吃饭的孩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冷处理:有的孩子为了达到不吃饭的目的是又哭又闹(不吃可以饿一顿连零食也没得吃)

(2)给孩子请一个吃饭好的榜样、和她一起进餐。

(3)家长可以说再吃十口就不吃啦(家长心里清楚基本上10口可以吃完)

印度谚语说的好:“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信念变成了行动,行动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广大家长要重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