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的春雷) 每当寒冷的冬天完结之时,美丽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揭示了大自然博大的胸怀以及万物生灭,流转的自然规律。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的月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个人认为表现了诗人身处乡间春夜是心情的愉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听到的那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折杨柳》曲,春天已到了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是李白客居洛阳时听闻笛声勾起对故乡的思念。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躺在船上看到满天的去都不动,却不知是去和我都在动.进京待选的青年陈与义,此时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般的潇洒俊逸,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足以使诗人诗兴勃发,诗中的所有景物的描写,就围绕着这而展开。白云和松风往往被用来衬托高士飘逸闲适的神情,陈与义以云不动的错觉来写自己与云俱东的动态,只取其飘逸。而“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九霄的气概,这样写云就和所要抒发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达到“互藏其宅”的艺术效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不是我偏爱菊花,一年之中,菊花开过之后,再没有别的花开放了,赏花的机会再没有了。诗句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爱菊之情,其中含有对菊花坚贞品格的赞美。
第六句的意思是:不是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开过, 大自然中再没有其他花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