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关于“脑与学习”方面的文章,谢谢啦~~急需~

2024-12-16 21:54: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以及使之成长的具体条件,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把他们随意地培养成各类行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机械师,甚至乞丐和盗贼,不管他们父辈的才华,嗜好,秉性,能力,职业和种族有何差异。”这是美国心理学约翰·华生的名言。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觉到华生对于人的后天造化的强烈信念。在他看来遗传对个体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而后天环境和学习才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认清两个问题。第一,人脑需要“激发”才能朝着其各个遗所规定的极限发展,第二,一般人很少能达到他的各种遗传极限,即他的一生发展的终极状态离他的遗传极限还有相当距离。 心理学家安诺克欣认为,人脑有大约100-15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长有许多腕足,形如章鱼。这些腕足就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细胞都有一条轴突和多条树突。树突和轴突的末端有许多分枝,尤其是树突的分枝更为繁茂,这些分枝叫树突刺。树突刺越多和别的神经元伸过来的轴突末稍接触的机会就越多。学习的脑功能体现之一就是使其神经细胞的树突刺变得更为丰茂,树突和别的神经细胞的轴突接触(突触)越多。越是孜孜不倦地学习,而且知识渊博的人,其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络网络越是复杂。反之,一个懒于进取,知识浅薄的人,神经细胞的联结网络就简单得多。理论上说,每个神经细胞都和其它神经细胞建立了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但是,即便是最聪明的人,即他的脑神经网络结构已经非常复杂,离他的遗传极限所规定的脑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还相去遥远。解剖发现,大部分神经细胞的树突刺非常稀疏,建立的突触极少。

  所谓智力高低,就脑神经结构而言,无非是突触网络的复杂程度的差异。突触网络是神经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一个神经信息传递的效率完全取决于传递的方式,而传递方式与网络结构紧密相关。这就好比一个覆盖全球的通讯网络,各个通讯地点之间的线路联络越是单一,通讯效率就越低。如果网络不但包含了光纤通讯网络还包含了卫星通讯等多维度联结的通讯网络,那么,通讯效率一定更高。学习的神经网络建构说,是对学习作为智力开发的手段的一种最普遍的解释。但随着分子生物科学的发展,过去十几年里对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人们曾希望有一种灵丹妙药,服后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学习速度加快,过程缩短。人们曾寄希望于用提取遗传物质核糖核酸的方法来研究这种药物,研究者们用大白鼠进行实验,从经过学习训练的大白鼠脑中提取核糖核酸,然后注射到未经训练的大白鼠身上,以图加快后者的学习速度,但结果似是而非。因此,研究者们最终放弃了这种想法。后来,科学家又至力于神经活动中的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以及那些能够加速蛋白质变构的药物研究也没有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今天,大家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促使突触建立联系,蛋白质发生变构的机制非常复杂,它具有电生理的过程(近年来学习的电生理过程研究已有相当先进的手段),也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的过程,各个过程的叠加或并行才能实现脑的学习功能。

  然而,人类的学习用简单的刺激反应理论来解是远远不够的。和动物不同,人类的学习,即便是最简单的学习,都包含着认知的成分。据说经过反复训练的猩猩,能够对外界的环境作出认知性的反应。如把两根棒子接起来,捅下挂在高处的香蕉。但是,很难说这不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模仿。而人类的学习远远超出了仿模的范围。人类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这正是人脑高度发达的体现,即便是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最高标志的电脑也无法比拟。电脑能进行程序化的学习并且对学习所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存贮,以便在解决问题时付诸应用,但是,电脑的学习能力是极有限的,尤其在灵活性方面,它不及一个3岁的儿童。人类的学习能力比电脑更为多样化,从感觉器官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的编码贮存,可以是串行的加工,也可以并行的加工,可以是单一的局部存贮,也可以系统地网络化存贮、电脑虽然也有一定的并行加工能力,但它必须在固定的程序范围之内进行。人脑能够对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进行同时的综合分析。比如,在有语境的情况下理解歧义句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电脑却要经过大量的计算之后才能作出判断,而且这一判断可能只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人类学习的脑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从整体看,学习过程是神经网络的建构过程。从局部看,网络中各个部分的建构又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不但大脑的两个半球对学习任务有分工--左脑半球负责逻辑,语言,数学和各种思辨分析的学习,右脑分管颜色,音乐,想象,而且两半球的各个部位和其它脑组织也各有分工(分工是相对的,合作是绝对的):联络区皮层,小脑,边缘系统以及海马等都各司其职。

  完成学习任务的最重要的脑区域是大脑皮层。有人说头大聪明,其主要依据可能就是头大的人大脑皮的绝对面积更大,脑神经细胞较更多。(当然,实际的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脑神经细胞的多少不是智力的唯一参数,因为人脑有90%的神经细胞处于闲置状态)。人类大脑皮层的80%属于联络区,其余20%属于特异皮层区。联络区皮层是脑的各个部分的神经网络的交汇区,是大脑的中央机关,它与纹状体苍白球,杏仁核,海马等端脑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联络区皮层包括颞叶,顶叶,枕叶和前额叶皮层。前额叶联络区皮层与运动学习,复杂时间,空间关系的学习有关;颞,顶,枕联络区皮层与感觉学习和空间关系学习有关,而特异皮皮区负责感觉与运动的学习密切相关,如语言运动,言语知觉,书写运动,味觉,躯体觉,视觉等。

  小脑的功能是负责运动学习,它和前额叶皮层负任不同,前者主要负责运动的速度和平衡与协调,后者则负责运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短跑运动需要速度与反应的快捷的能力,走平衡术需要有平衡能力,艺术体操需要动作共济(协调)能力,而神经外科医生的动作需要精细与准确。在各个层次上,小脑是最基本的和最必要的中枢,但是动作越是精细复杂,大脑皮层的参与越是必要。小脑的神经网络结构比较特别,其皮层上唯一有传出功能的细胞(浦氏细胞),有大量的传入的异源性(来源于别的神经源)突触,并在突触后膜上分布着多种受体蛋白分子,人类小脑内的一个浦氏细胞体和树突上分布着大约20万个突触。因此,对于各种刺激能作出迅速的运动性反应。一个经过训练的短路运动员对发令枪的反应潜伏期只有几个毫秒。这都要归功于小脑的反应能力。

  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边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深部的结构)和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包囊)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叫做边缘系统。这一系统的功能涉及情绪行为的学习与记忆。情绪学习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因为,表面看去,情绪好象是自发的,无需学习的,但是,从认知的角度看,我们知道,情绪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应,这种反应大多基于人对某一刺激的主观解释。对事物作出一种主观的解释是离不开学习的。比如,我们小时候常听周围人说,人死了以后会变成鬼,鬼是丑恶的,因此,我们就自然地学会了把死亡和鬼的丑恶意念联系在一起来。因而产生了对死人的厌恶和恐惧的情感体验。但是,如果我们小时听到的是关于人死以后进入天国,过着永恒的幸福生活的故事。我们对死人一定会产生另一种情感体验。当然,有些情绪的产生完全基于生物的反应。如对疼痛所产生的情绪,尽管有的人对于疼痛的耐受力更大些,但疼痛的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大同小异的。

  海马是一个在学习记忆中有着广泛功能的脑结构。在上一章里我们谈到海马的对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特殊作用,还谈到了海马的空间记忆功能。但是,海马的空间辨认学习功能是非特异性的,即这一功能可能要和其它脑组织联合实现。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常有海马变构,这些人方向感变差,常找不到地方。那些非老年呆痴患者,而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也常有海马萎缩的现象,因而在空间辨别方面表现出比年青人差的情况。埃文斯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60-80岁的老人和一组26-45岁的中青年分别描述他们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不让被试知道意图)。虽然,老龄组住在本市的平均年限是17.9年,而中青年组只有10.5年,但是,老年组的描述成绩明显低于中老年组。空间记忆障碍者有海马变构现象,但是,脑的其它部位,如颞、顶、枕联结皮层区的变构主要表现为脑的化学物质的改变。另外,海马在学习过程中有抑制调节机制,它和边缘系统联系在一起。有关情绪性的反应常经由海马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学习对象保持某一兴趣水平是由海马来调节的。这种调节机能的差异常以注意力的形识表现出来。人们对某一学习对象能表现出长时间的注意,而对另一些东西表现得淡漠。个体之间的兴趣对象的差异是明显的。

  我们已经粗略地知道大脑的整体学习机制和局部功能变异。而且我们已经初步地了解了遗传与学习的关系。接着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使遗传与学习更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接近或达到,甚至超过我们的遗传极限,并用优化的学习手段来改善我们的智慧水平。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古人对于学与知的关系也有清楚的认识,《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不是生而知之,只是具备了“知之”的条件。一个具有良好遗传素质的人,就象一块玉石,尽管它很珍贵,若不经琢磨是成不了精美的器具。王夫之也曾经指出:“庶物之理,非学不知,非博不辨”。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学字。

  强调学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违背了学的一般律,超越了个体的遗传限度,一切的学习都将会是事倍功半。学习应该有辨证的态度,而辨证学习的根本法则在于早期开发,因势利导。

  智力的早期开发是与各种遗传智力因素可被激发的关键期限有关的。每种遗传的智慧能力都以基因信息的形式存贮于大脑相关部位的神经细胞内。这种信息如果在关键期内未能被充分激活,就会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此后,在常态下它是无法再次被激活。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似乎早有意识。有些人具有充分的超前意识,他们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就急于以五花八门的胎教开发其智力。有人还编写了有关胎教的教科书。虽然,胎教的效果还尚未得到科学研究资料的证实,但是,从理论上说,胎教似乎有其积极的意义。有些母亲每天睡前和早晨起床时给胎儿听音乐,希望孩子的脑细胞得到充分的音乐刺激,因而,日后能对于音乐表现出更好的感受力或者成为音乐天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胎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形成或者发展完整之前,一切的胎教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音乐需要有听觉神经传入,才能激活相关脑细胞。

  今天,体外受精的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是,我们还尚未掌握对试管婴儿人工添加智慧因子的技术;人类已经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克隆出了绵羊和动物器官,但是,由于伦理问题的争论,我们还尚未用克隆技术去克隆人类,更没有用这种技术在细胞期间对人类的智慧因子进行修正。当然,从发展的眼光看,克隆人类,优化基因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在这场伟大的革命来到之前我们还需要用传统的技术和方法来优化人类的智慧。

  我们知道,人类智慧一半是由遗传决定的,一半是由环境决定的。既然,以修正基因的方法来改善智慧,即从遗传学的角度去优化智慧的梦想还未能实现,我们就必须以更为有效的后天手段来实现优化智慧这一目的。优化基因改变的是一个人先天的状态,而环境因素塑造后天的状态。但是,这种塑造过程不是单纯的机械刺激所能实现的,别说在胚胎期这种刺激所能产生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即便是在婴儿出生之后也是如此。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方法论问题:我们在考察智力的早期开发时,必须考虑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进行最为有效?

  时间和方法这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孤立地去考虑,而应该统一地考虑,也就是说,一定的时间总是以一定的方法联系在一起。

  总体而言,一个人生命最初阶段的学习多是本能化的。即实现其本能所赋予的各种功能。如吸吮,视物,听声,对外界物理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乃至直立行走等等。有些低等哺乳动物和鸟类有一种叫印记式学习的学习行为。这种学行为表现为,在出生一周内母亲的行为对子代的影响,尤其是性偏好和求偶行为的影响。如,一只白色羽毛的鸟,在其孵化出来之后,立即让一只羽毛有颜色的母鸟哺养,小鸟长大后会产生明显的求偶偏向,即喜欢与羽毛有颜色的鸟类配偶。虽然,研究尚未发现人类也有这种印记式学习,但是,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早期的母婴关系对婴儿长大后的情感和行为有深刻的影响。然而,在生命的早期,人类的学习有很大的被动性,这与人类这个物种的个体发展的特殊性有关。有些动物能很早离开母亲而独立生存,而人类对母亲的依赖所需的相对时间却远远超过了动物。一个被抛弃的婴儿,其绝大的概率是死亡,即使是没有死亡,他的发展也必然朝着非人类的,或者是变异的人类行为的方向发展。狼孩的例子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狼掠去婴儿之后,以狼的方式哺育她们,因而,人类婴儿的本能化过程便朝着狼的方向发展,比如,吃生食,使其牙齿变得锋利,胃肠也形成了特殊的功能,皮肤的耐热耐寒能力变强,等等。这些异化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刚开始以狼为伍时,婴儿有多么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因为,首先,狼要保证婴吃生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发生致命性的疾病,其次,婴儿要学会狼的基本行为方式,如奔跑。总之,狼孩要适应环境并以狼的方式生存下来。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早期的生命虽然很脆弱。但是,他的行为的可塑性却是很大的,而本能的满足是其它一切行为塑造的基础。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本能有四个特点:根源、目的、对象和能量。根源指躯体的状态或需求,如饥渴,它是神经生理的一种暂时性失衡反应;目的指的是任何本能的需求都有需求满足的倾向;而这种满足会给主体带来满意,兴奋,喜悦甚至狂喜等反应,从而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对象指任何能使本能得到满足的目标,这种目标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征;能量(也叫原动力)是指需求带来的驱力的总和。当一种能量对某一对象进行投入时,精神会产生一种发放效应,如果本能的愿望得不满足或受到阻碍时,精神的发放就以别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情况叫做转移。当然,弗洛伊德关于本能的学说已经受到广泛的批评,但是,就本能的满足与机体的内部平衡与这一观点还是可取的。婴儿出生之后,本能驱使他对母体产生强烈的依恋,饥饿时他要吸吮母亲的奶水,寒冷时他需母亲的体温。总之,母亲的声息,体味,心跳都为婴儿安全需求的本能提供了一种能满足。这种满足在旁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母亲自己也未能真正认识其重要性。虽然,在孤儿院里,用奶制品或其它食品喂养婴儿并使之成活是毫无困难的,但是,以这种方式哺育的婴儿,长大之后在情感和智力方面和正常母奶哺养成长的孩子有明显的差别。显然,母奶哺养的优势不只是在于母奶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在于母亲所给予婴儿的其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婴儿对母亲身体传递的各种信息是非常敏感的,大部分婴儿拒绝吸吮陌生女性的奶水,即便是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可见母亲对于婴儿来说,不只是满足饥饿本能的对象,而且是满足其它各种需求的对象。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让孩子在成人后有良好的智力,光是胎教或者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婴儿时期给孩子提供的种种关照具有和任何正规教育同样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对多子女家庭的儿童进行大量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家庭的儿童的智力水平(智商)是按胎次由高到低排列的,即第一胎的智商高,第二胎次之……。但到了第八胎之后又开始出现另一个高峰,然后又依次下降。心理学家对这种现象作了多方面的解释,有的认为与母亲体质有关,但第八胎开始为什么又出现一个高峰呢?最后多数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母亲的关照程度有关。第一胎的孩子得到最好的关照,接着由于更多孩子的降生,母亲没有足够的精力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和第一胎孩子同等的关照。到第八胎,前面的孩子都长大了,可以互相关照了,母亲有更多的精力去关照第八胎的孩子。不管这种解释是否合理,母亲的对婴儿的关照程度直接影响这个婴儿未来的情感和智慧,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说,把母亲的关照与孩子的智慧联系在一起显得有些牵强的话,关照与情感联系在一起是每个人都会接受的。一个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母亲绝对不能养育出一个情感丰富,充满爱心的后代,无数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有些母亲由于健康的原因或其它别的理由,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奶妈哺育,这种情况下婴儿的情感发育是否受到影响呢?在这种情况下,奶妈完全取代了母亲,生身母亲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对婴儿的情感发育没有影响。除了遗传基因的那一部分。

  婴儿各种本能的满足,使其脑神细胞能够处于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其激素水平,生物电和化学物质水平都处于最佳的状态,这种状态对神经细胞的发育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这是生理学方面的意义。在情感方面,各个脑区的有关神经细胞,在生理平衡的条件,不断地对各种刺激形成系统化的条件反射,并逐渐形成反射的模式。这种反射模式对儿童气质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婴儿饥饿时总能得到母亲的奶水,受到外界强烈刺激时总能得到母亲的抚慰,这样,对饥饿和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就不是焦虑与恐惧性的反应,而是一种积极的期待。这实际上是将婴儿的个性气质引向健康的方向。当然,个性气质具有很大的遗传决定性,比如活泼与安静的这种反应从婴儿一出生便开始表现出来,但是,活泼与安静并无好坏之差,而差别在于它们是否与健康相联系。健康的活泼不会显出狂躁,歇斯底里式的表现;健康的安静不会显出抑郁不欢,孤影自怜的表现。这一切都是在婴幼儿期间形成和决定的。

  一个人的情感反应在婴幼儿期间形成了基本的格式,这种格式影响着他以后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反应。狼孩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很容易理解,狼孩为什么在回到人类社会以一直无法适应人类生活。一般的例子也不罕见,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成人后会显得更加冷酷无情,性格怪僻等。

  情感对于智慧的影响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近年来,心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情商”理论(Emotional Quoto-EQ),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仅仅反应在单纯的智慧操作方面,而应该包括各种情感反应。也就是说情感是智力的一个部分。这种理论已被广泛地接受。用智商(IQ)来说明希特勒和东条英机之流的素质的话,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具有很高的水平。但是,如果用EQ+IQ的方法来说明之此类人的话,结果可能就会相反。现代社会只有那些心智健全的人才能适应。心智指的是情感和智力。在心里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智商很高的人对社会毫无意义,他们要么极端利已,要么精神脆弱,动辄焦虑过度,精神分裂。这样的人于家于国有何用处呢?

  婴儿的学习行为开始总是以单纯的与生理性的非条件反应的形式出现,继而出现条件反应行为。3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情感反应完全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他的感觉和知觉系统的功能还很不完善。最为完善的感觉功能应数听觉功能,婴儿出生时耳朵里充满了分泌物,两天左右这些分泌物被吸收,听觉马上显示出良好的功能,尽管从精确性上不如成人,但他已能确定声音的位置,对高音尤为敏感(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特殊的敏感性会消失)。据研究,胎儿在出生前的两三个月开始就能对高音和强大的声音产生反应(胎教是否以此为依据?)。在对声音识别方面,新生儿表现出一种具有本能性质的能力,他可以识别熟悉的和非熟悉的话语声,对成人的话语声能作出选择性的反应,对女性的声音能作出的反应要比对铃声反应强烈得多。这些对声音的本能反应具有物种生存的价值,因为,正是这种敏感的反应使婴儿有可能和母亲建立情感方面的联系,并且为语言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此,我们要强调一个重要问题:母亲的特殊的言语对婴儿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交流”作用。通过对婴儿的吸吮反应的测量,研究者们发现,一个月的婴儿就能分区母亲的声音和陌生人的声音。但是,婴儿只能区分母亲平常讲话的声音,尤其经常对着婴儿讲的那些话语声,而对母亲的阅读声不会作出区分反应。还有一项研究发现,新生儿(12小时至2星期)能对人类语言声作出同步的节奏性动作反应,即当婴儿听到有节奏的语言声时(汉语和英语为实验材料),其手,指头,脚等会作出和语言节奏一致的运动,语音一停,动作也停,而用节拍器或其它方法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不能引起婴儿的同步动作反应。这一研究似乎说明,语言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本能。这一论点是否正确,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去证明;但是,婴儿的听觉,尤其对语言的听觉的发展,对其以后学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婴儿的视觉的发展没有象听觉发展那么快捷。新生儿的视觉能对视野中物体作出一定的反应,但其精确性很低,对于一个物体的多个部件和物体的距离都无法作出准确的反应,而只能对某些颜色作出反应。但对于动静能作出反应。听觉和视觉的发展对婴儿认识外部世界是非常关键的。实验证明盲童或聋哑儿童在智力方面普遍落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其原因就在于,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突触的建构需要有外在刺激的激发。而盲聋哑儿童在这方的欠缺,造成了大脑发育的相对缓慢。这说明感觉刺激对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环境的因素所提供的刺激对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速度与大脑的区域分化方面。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的后部和中部比前部发育的得快些,这主要是由中部和后部更多地与个体感觉和运动联系在一起,而前部主要与思维认知行为相联系。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超前给婴儿进行智力方面的训练,也就是给婴儿提供更多的智慧方的刺激,以便让大脑的前部发育得更快一些?

  的确,有很多人认为,超前的智力刺激,将会给儿童的智力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因而便有了各式各样“神童计划”:怀孕时在挺起的肚子上挂着录音机,终日播放音乐,未来的母亲成天手里捧着“蒙娜丽莎”和华兹华斯的抒情诗,试图以这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刺激使胎儿的先天素质更具有优雅与聪慧的成分;婴儿生下来之后,面临的花样就更多了:睡床上挂着玲琅满目的玩器和图画,母亲终日为婴儿朗读故事,各种音乐声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继而便不断加码,背诵唐诗宋诗,学钢琴,画画,数数……父母用心良苦,目的是为了给小孩提供更多的,更及时“刺激”,以激发其智慧。但是,心理学的广泛研究都未能证实这种“刺激”方式对智力的发展有真正的促进作用。

  那么,这是不是说环境刺激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毫无意义呢?不,外界的刺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任何刺激都必须讲求适度的原则。环境刺激的剥夺会影响智力的发展这是被实验证明了的;但是,过份的感官刺激以及与生理发育不同步的学习行为也会产生失得其患的效果。我们常常看见一些父母在小孩的骨骼尚未发育到能站立的时候,便开始用一根布带,绕过双腋,吊着他的身子让他“学习”行走。象这样一种超前的学习行为不但不能促进婴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而且还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学习”行走的效果可能是骨骼的畸形。因此,在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时应该讲求适时适度的原则。生理上的发展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超前的智力开发必须建立在脑神系统的最起码的成熟基础之上。新生儿只能对与生理需求联系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能满足需求的刺激引起积极的(满足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体现了机体的一种平衡。相反,如果使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就会失去平衡。随着机体的发育,尤其是脑神经的发育,婴儿指向外在世界的(非自身生理性的)情绪反应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复杂,逐渐地走向社会性情感的学习。这种学习的重要性,对婴儿未来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叙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过分的超前智力训练将给儿童的情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儿童不断地习得社会化情感的同时,他便慢慢地有了自己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的注意,即有自己的好恶。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应予引导,对不良的行为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阻止。在婴幼儿阶段容易学习良好的行为,同样也容易形成不良习惯。有的孩子生性多动,有的孩子生性安静,前者喜欢多变的刺激,后者比较喜欢比较固定的刺激模式,前者对一件玩具只能保持片刻的注意,后者的注意能保持久一些。对这两类不同气质的小孩,对其进行智力开发的方式也应该不同。不过有些普遍的原则可以遵循,这就是平衡与系统化的原则。

  为了保持健康的心智,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然而,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支持我们的心智,我们的学习必须劳逸结合,张驰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