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从春节前后的一些地方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来看,恐怕事与愿违。不少学校的普通一线教师,尽管工作繁重,有的任教两个班甚至三个班,但连平均数都难拿到,致使他们愤愤不平、议论纷纷。
普通一线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教育教学工作得靠他们去“冲锋陷阵”。常看到某些影视剧中有这样的镜头:国民党军队想拿下日军的某个重要阵地,于是便组织了敢死队,并让人抬来银元。银元此时便起到激励作用,尽管敢死队员纷纷抛掉发放到手中的银元,但若没有银元的一“激”,士气也许会打点儿折扣。
为何会出现普通一线教师难拿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现象呢?此乃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不公平所致。在某些地方的考核评价细则中,一是存在“泛行政化”倾向。校长、学校中层干部、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他们要拿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3~2.6倍;二是存在“泛业务班子化”倾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等,这些业务带头人也有拿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1~1.2倍。另外,还有班主任津贴每月200元随工资一起发放。这几大“碗”一舀,“锅”里自然所剩无几了。如此这般,普通一线教师怎能拿到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呢?
如何求解“普通一线教师难拿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之方程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是将校长、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为津贴,可从学校行政办公经费中支取。以前,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津贴(每月50~200元),基本都是学校行政办公经费发放的,加之国家将大幅提高生均办公经费标准,发放校长、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津贴,应该没问题。二是学校中层干部、业务班子成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以平均数的倍数计算,改用课时数计算。要知道,某些学校在设职设岗时,大多考虑到某些教师的额外工作量,在安排教学任务是略有照顾。就拿教导主任来讲,因为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学工作便减轻了,有的只任教一个班、每周仅几节课而已。也就是说,教导主任的总工作量与普通一线教师大体相当,并未超出许多。三是班主任津贴是一个大头子,发放渠道能否两头兼顾?如果全部打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对小学校而言,是极不合理的。如一所只有20几名教师的小学,9个班便有9名班主任,这么多的班主任津贴先一“舀”,还能剩下多少呢“汤水”呢?班主任每月200元津贴,政府或学校行政办公经费拿一半、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也拿一半。这样,矛盾也许会不那么突出。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引起学校不稳定、整个教师队伍不稳定。期盼有关部门能拿出一个科学、人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来。(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络评论员)
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从春节前后的一些地方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来看,恐怕事与愿违。不少学校的普通一线教师,尽管工作繁重,有的任教两个班甚至三个班,但连平均数都难拿到,致使他们愤愤不平、议论纷纷。
普通一线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教育教学工作得靠他们去“冲锋陷阵”。常看到某些影视剧中有这样的镜头:国民党军队想拿下日军的某个重要阵地,于是便组织了敢死队,并让人抬来银元。银元此时便起到激励作用,尽管敢死队员纷纷抛掉发放到手中的银元,但若没有银元的一“激”,士气也许会打点儿折扣。
为何会出现普通一线教师难拿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现象呢?此乃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不公平所致。在某些地方的考核评价细则中,一是存在“泛行政化”倾向。校长、学校中层干部、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他们要拿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3~2.6倍;二是存在“泛业务班子化”倾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等,这些业务带头人也有拿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1~1.2倍。另外,还有班主任津贴每月200元随工资一起发放。这几大“碗”一舀,“锅”里自然所剩无几了。如此这般,普通一线教师怎能拿到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呢?
如何求解“普通一线教师难拿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之方程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是将校长、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为津贴,可从学校行政办公经费中支取。以前,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津贴(每月50~200元),基本都是学校行政办公经费发放的,加之国家将大幅提高生均办公经费标准,发放校长、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津贴,应该没问题。二是学校中层干部、业务班子成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以平均数的倍数计算,改用课时数计算。要知道,某些学校在设职设岗时,大多考虑到某些教师的额外工作量,在安排教学任务是略有照顾。就拿教导主任来讲,因为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学工作便减轻了,有的只任教一个班、每周仅几节课而已。也就是说,教导主任的总工作量与普通一线教师大体相当,并未超出许多。三是班主任津贴是一个大头子,发放渠道能否两头兼顾?如果全部打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对小学校而言,是极不合理的。如一所只有20几名教师的小学,9个班便有9名班主任,这么多的班主任津贴先一“舀”,还能剩下多少呢“汤水”呢?班主任每月200元津贴,政府或学校行政办公经费拿一半、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也拿一半。这样,矛盾也许会不那么突出。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引起学校不稳定、整个教师队伍不稳定。期盼有关部门能拿出一个科学、人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来。(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络评论员)
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从春节前后的一些地方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来看,恐怕事与愿违。不少学校的普通一线教师,尽管工作繁重,有的任教两个班甚至三个班,但连平均数都难拿到,致使他们愤愤不平、议论纷纷。
普通一线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教育教学工作得靠他们去“冲锋陷阵”。常看到某些影视剧中有这样的镜头:国民党军队想拿下日军的某个重要阵地,于是便组织了敢死队,并让人抬来银元。银元此时便起到激励作用,尽管敢死队员纷纷抛掉发放到手中的银元,但若没有银元的一“激”,士气也许会打点儿折扣。
为何会出现普通一线教师难拿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现象呢?此乃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不公平所致。在某些地方的考核评价细则中,一是存在“泛行政化”倾向。校长、学校中层干部、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他们要拿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3~2.6倍;二是存在“泛业务班子化”倾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等,这些业务带头人也有拿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1~1.2倍。另外,还有班主任津贴每月200元随工资一起发放。这几大“碗”一舀,“锅”里自然所剩无几了。如此这般,普通一线教师怎能拿到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呢?
如何求解“普通一线教师难拿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之方程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是将校长、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为津贴,可从学校行政办公经费中支取。以前,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津贴(每月50~200元),基本都是学校行政办公经费发放的,加之国家将大幅提高生均办公经费标准,发放校长、被评为县以上的骨干教师的津贴,应该没问题。二是学校中层干部、业务班子成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以平均数的倍数计算,改用课时数计算。要知道,某些学校在设职设岗时,大多考虑到某些教师的额外工作量,在安排教学任务是略有照顾。就拿教导主任来讲,因为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学工作便减轻了,有的只任教一个班、每周仅几节课而已。也就是说,教导主任的总工作量与普通一线教师大体相当,并未超出许多。三是班主任津贴是一个大头子,发放渠道能否两头兼顾?如果全部打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对小学校而言,是极不合理的。如一所只有20几名教师的小学,9个班便有9名班主任,这么多的班主任津贴先一“舀”,还能剩下多少呢“汤水”呢?班主任每月200元津贴,政府或学校行政办公经费拿一半、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也拿一半。这样,矛盾也许会不那么突出。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引起学校不稳定、整个教师队伍不稳定。期盼有关部门能拿出一个科学、人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来。(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络评论员)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