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从文在文学批评中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特征,渴望建立一种纯正的美学理想和原则,刺激艺术家去作“心灵的探险”,这是他文学批评理论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部分。沈从文在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美学原则,这实际上也是他衡量作品成就高下的一种尺度,具体而言,就是他对“和谐”、“匀称”、“恰当”、“技巧”等概念的阐发和运用上。 沈从文是一位有见地、有信仰的批评家,他主张艺术精神独立,倡导作家的人格塑造,实践宽容、审美的批评原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繁荣尽了自己的一份努力。由于中国复杂思想背景的限制,这些艺术理想没能在中国现代历史文化的逻辑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扮演了悲剧的角色,长期受到冷落。但随着当代接受者文化心态的不断调整,沈从文的这份价值将变得更加弥足珍贵。
2.然而同是探求人生的意义,由于独特的文化选择,沈从文与“为人生”的文学在目的与手段上都的不同的见解。“为人生”的作家们把文学作为“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对社会现实予以了极大的关注,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认为只有这种现实人生的“血与泪”方能起到唤醒民众、激励人生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为人生”的作家都努力去表现社会的
沈从文对文学的独特看法是:
充满一种淡定,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清新自然,而不忍说出任何世俗的语言。
就像浮木一样,随波逐流,不加任何非自然之力。
沈的文章清新自然,平淡种透露出淡淡的伤感。边城大二读的了,加上记忆不好,大半忘了,但给我的感觉已然存在。无奈的故事,无奈的选择,无奈的生,无奈的死,无奈我,只能选择无奈继续。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看法不同对吧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