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救焚拯溺
从井救人
救民水火
扶危济困
济世救人
济世匡时
济世安邦
救苦救难
救亡图存
匡时济俗
2、救焚拯溺 [ jiù fén zhěng nì ]
焚:火灾;溺:水灾。 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 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3、从井救人 [ cóng jǐng jiù rén ]
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出 处
《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4、救民水火 [ jiù mín shuǐ huǒ ]
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 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 处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5、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 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 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6、济世救人 [ jì shì jiù rén ]
济:拯救。 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 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7、济世匡时 [ jì shì kuāng shí ]
济:拯救;匡:匡正。 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出 处
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8、济世安邦 [ jì shì ān bāng ]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 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9、救苦救难 [ jiù kǔ jiù nàn ]
佛经中的话。 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出 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10、救亡图存 [ jiù wáng tú cún ]
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出 处
《鬼谷子·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11、匡时济俗 [ kuāng shí jì sú ]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 处
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救民水火 [ jiù mín shuǐ huǒ ] 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 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 处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 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 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济世救人 [ jì shì jiù rén ] 济:拯救。 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 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济世匡时 [ jì shì kuāng shí ] 济:拯救;匡:匡正。 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出 处 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济世安邦 [ jì shì ān bāng ]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 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
从井救人
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大慈大悲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济世匡时
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救焚拯溺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济世救人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舍己救人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治病救人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治病救人 [zhì bìng jiù rén]
基本释义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出 处
晋·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从井救人 [cóng jǐng jiù rén]
基本释义
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