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愿意是没有的地方 就是不存在的地方
这里指的是不可能实现 或实现希望渺茫的计划
Utopia——不现实的,不存在的,虚幻的,贞洁 的,完美的世界
然后和计划连起来就是不存在的计划
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一书面世。从此,“乌托邦”(utopia,即“乌有之乡”)一词流行开来,广泛出现于近现代各种各样的文献中,出现于人们的思想交流中,出现于各种政治实践中,并对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全书第一部分,莫尔借拉斐尔之口对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厚颜无耻予以辛辣的嘲讽,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以及广大群众的悲惨处境予以深刻的揭露。莫尔揭露和抨击了“圈地运动”导致的“羊吃人”现象,他写道:“你们的绵羊,曾经是那样容易满足,据说现在开始变得贪婪而凶蛮,甚至要将人吃掉。”“羊吃人”现象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在批判英国弊政时,莫尔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私有制,他称,“除非彻底废除私有制,财富的平均分配才能公正,人类的生活才能真正幸福”。他在世界历史上首次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
在第二部分,莫尔通过介绍“乌托邦”岛上的情况,描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经济方面,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所有产品公共管理,按需分配。乌托邦人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都按计划调节。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公共食堂可口的饭菜和公共医院优质的服务。在乌托邦没有贷币,不存在商品流通,人们视金银如粪土。乌托邦人都要参加劳动。农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除从事农业外,每个乌托邦人还要学习一门手艺,选择一些如毛织、瓦工、冶炼等必要的职业。
在政治方面的基本特征是民主,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通过全岛大会和议事会选举官员,实行当家作主。在科学文化方面,乌托邦人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要求工作、睡眠和就餐之外的时间尽量用于学术探讨。在社会生活方面,乌托邦人采取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盛行的是一种平等、互助、融洽、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整个乌托邦国就像一个大家庭。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采取明智的宽容态度,坚持信仰自由。在对外关系方面,乌托邦人持和平友好态度。此外,莫尔还对乌托邦的人口、教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乃至思想观念等方面都进行了描述。
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了当头一棒;而且还富有天才地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然而莫尔意识到这种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在当时只是一个“乌托邦”,即“乌有之乡”。但这并不有损于莫尔成为西欧第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然而,人们并不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乌托邦”这一术语。
综合许多人的说法,以及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一般地,乌托邦在人们的不同使用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涵义,但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种:首先,它常常被当作“理想”的同义语中,代表着一种超越现存的未来社会图景;其次,这种理想更多的涉及到一种与现存对立的理想的国家或政治制度,一种人们所渴望的完美无缺的社会或生活环境;再其次,由于上两层相互关联的含义,乌托邦又包含着可望不可及的含义,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常常沦为“空想”的同义语。最后,由于第一和第二层归根结底可以还原为人的精神世界,溯源为人性的某个层面或人的心理,乌托邦可以还原为植根于人类存在的本体论困境的一种本能冲动或心理定势。与以上三个层面相比,抓住第四点可谓是打蛇打准了七寸。这是乌托邦的发源之地,它酝酿的幽冥洞口,通过对它进行剖析可以看穿它的“高级形态”——各种理想社会的构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