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多汁饲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野青草、栽培牧草、叶菜类饲料、根菜类饲料、薯类饲料、瓜类饲料、青刈作物、树木的幼嫩枝叶及水生植物等。青绿多汁饲料的饲用价值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栽培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粗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饲用价值高;甘薯、南瓜等因淀粉含量较高,被誉为“稀释能量饲料”;而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则由于水分含量过高及带有寄生虫,饲用价值很低。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一)水分含量高陆生植物的水分含量约为60%~90%,而水生植物可高达90%~95%。因此其鲜草含的干物质少,能值较低。陆生植物每千克鲜重的消化能在1.20~2.50MJ之间。如以干物质为基础计算,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15%~30%),其能量营养价值也较能量饲料为低,其消化能值为8.37~12.55MJ/kg。尽管如此,优质青绿饲料干物质的能量营养价值仍可与某些能量饲料相媲美,如燕麦籽实干物质所含消化能为12.55MJ/kg,而麦麸为10.88MJ/kg。(二)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较优一般禾本科牧草和叶菜类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1.5%~3.0%之间,豆科牧草在3.2%~4.4%之间。若按干物质计算,前者粗蛋白质含量达13%~15%,后者可高达18%~24%。后者可满足动物在任何生理状态下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不仅如此,由于青绿饲料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尤其以赖氨酸、色氨酸含量较高,故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高,一般可达70%以上。(三)粗纤维含量较低幼嫩的青绿饲料含粗纤维较少,木质素低、无氮浸出物较高。若以干物质为基础,则其中粗纤维为15%-30%,无氮浸出物在40%~50%。粗纤维的含量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木质素的含量也显著增加。一般来说,植物开花或抽穗之前,粗纤维含量较低。(四)钙磷比例适宜钙为0.25%~0.5%,磷为0.20%~0.35%,比例较为适宜,特别是豆科牧草钙的含量较高,因此依靠青绿饲料为主食的动物不易缺钙。此外,青绿饲料尚含有丰富的铁、锰、锌、铜等微量矿物元素。但牧草中钠和氯一般含量不足,所以放牧家畜需要补给食盐。(五)维生素含量丰富青绿饲料是供应家畜维生素营养的良好来源。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千克饲料含50~80mg之多。在正常采食情况下,放牧家畜所摄入的胡萝卜素要超过其本身需要量的100倍。此外,青绿饲料中维生素B族、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含量也较丰富,如青苜蓿中含硫胺素为1.5mg/kg、核黄素4.6mg/kg、烟酸18mg/kg。但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6(吡哆醇)的含量也很低。另外,青绿饲料幼嫩、柔软和多汁,适口性好,还含有各种酶、激素和有机酸,易于消化。青绿饲料中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反刍动物为75%~85%,马为50%~6o%,猪为40%~50%。综上所述,从动物营养的角度来说,青绿饲料是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饲料,但因其水分含量高,干物质中消化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潜在的营养优势。尽管如此,优质的青绿饲料仍可与一些中等的能量饲料相比拟。因此在动物饲料方面,青绿饲料与由它调制的干草可以长期单独组成草食动物饲粮,并且还可以提供一定的产品。青贮饲料制作比较复杂,先讲优点1.青贮饲料能够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绿饲料在密封厌氧条件下保藏,由于不受日晒、雨淋的影响,也不受机械损失影响;贮藏过程中,氧化分解作用微弱,养分损失少,一般不超过10%。据试验,青绿饲料在晒制成干草的过程中,养分损失一般达20%~40%。每千克青贮甘薯藤干物质中含胡萝卜素可达94.7mg,而在自然晒制的干藤中,每千克干物质只含2.5mg。据测定,在相同单位面积耕地上,所产的全株玉米青贮料的营养价值比所产的玉米籽粒加干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高出30%~50%。2.可以四季供给家畜青绿多汁饲料调制良好的青贮料,管理得当,可贮藏多年,因此可以保证家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优良的多汁料。青贮饲料仍保持青绿饲料的水分、维生素含量高、颜色青绿等优点。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青绿饲料生产受限制,整个冬春季节都缺乏青绿饲料,调制青贮饲料把夏、秋多余的青绿饲料保存起来,供冬春利用,解决了冬春家畜缺乏青绿饲料的问题。3.消化性强,适口性好青贮饲料经过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和芳香族化合物,具酸香味,柔软多汁,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食。青贮料对提高家畜日粮内其他饲料的消化也有良好的作用。用同类青草制成的青贮饲料和干草,青贮料的消化率有所提高。4.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量大青贮饲料贮藏空间比干草小,可节约存放场地。1m3青贮料重量为450~700kg,其中含干物质为150kg,而1m3干草重量仅70kg,约含干物质60kg。1吨青贮苜蓿占体积1.25m3,而1吨苜蓿干草则占体积13.3~13.5m3。在贮藏过程中,青贮饲料不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也不会发生火灾等事故。青贮饲料经发酵后,可使其所含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失去活力,减少对农田的危害。如玉米螟的幼虫常钻入玉米秸秆越冬,翌年便孵化为成虫继续繁殖为害。秸秆青贮是防治玉米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青贮过程中养分的损失1、田间损失刈割和青贮在同一天进行时,养分的损失极微,即使萎蔫期超过了24h,损失的养分也不足干物质的1%或2%。萎蔫期超过48小时,则养分的损失较大,其程度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状况。据报道,在田间萎蔫5d后,干物质的损失达6%。受萎蔫期影响的主要养分是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易被水解为氨基酸的蛋白质。2、氧化损失养分的氧化损失是由于植物和微生物的酶在有氧条件下对基质如糖的作用生成CO2和水而引起的。在迅速填满并密封的青贮窖内,植物组织中的存氧无关紧要,它引起的干物质损失仅1%左右。持续暴露在有氧环境中的青贮作物,例如青贮窖边角和上层的青贮物,会形成不可食用的堆肥样干物质,在其形成过程中已有75%以上的干物质损失掉。3、发酵损失在青贮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变化,特别是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变化较大,但总干物质和能量损失却并未因乳酸菌的活动而有大的减少。一般认为,干物质的损失不会超过5%,而总能的损失则更少,这是因为形成了诸如已醇之类的高能化合物。在梭菌发酵中,由于产生了气体CO2、H2和NH3,养分的损失高于乳酸发酵。4、流出液损失许多青贮窖可自由排水,这些液体或青贮流出液带走了可溶性养分。对于含水量85%的牧草,青贮流出物的干物质损失可达10%,但将作物萎蔫至含水量70%左右时,产生的流出液极少。动物对青贮的随意采食量许多试验指出,动物对青贮料的随意采食量干物质比其原料和同源干草都要低些。青贮料品质的优劣与青贮原料种类、刈割时期以及青贮技术等密切相关。做不好利用不好就适得其反。
青绿多汁鲜嫩的野草、山菜、栽培牧草(巨菌草、绿洲一号)、田间杂草、菜叶类、水生植物等都是青饲料的主要来源
用青饲料喂养禽畜可补给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能节省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青饲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来源广、成本低,是饲养的重要饲料之一。但在喂用青饲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采收嫩的青饲料,不要采收老的。一般的青饲料在幼嫩发芽时,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含量高,粗纤维少,质地柔软,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所以,最好是现采现喂。
二、要摊放不要堆放。采收的青饲料不宜堆放。一时用不完的,要摊开放在阴凉处,以免时间久了青饲料很容易发热变黄或腐败,不但破坏了部分维生素,降低了适口性。
三、要生喂不要熟喂。青饲料采回后,可以切碎或打浆,掺入混合饲料内直接喂养。但对适口性差或粗纤维多的青饲料要进行发酵处理。夏天经3~4天,冬季经7-8天发酵即可喂养。
四、要混喂不要单喂。单一青饲料因营养不全不宜单独饲喂,要适当搭配一些精、粗饲料或混合饲料,以满足禽畜对多种营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