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知道我会纠结于讲还是不讲,而不是思不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我已经十分清楚如何作答,但前提是我必须坦诚地摊开心扉,因为这个答案需要一定的勇气来坚持自己的稍有偏颇的价值观.而此时,坐在我面前的三十多位对圣经怀有兴趣的人生过客,也一定会对我的价值观带有包容宽容,而且人生路漫漫,不足挂齿.
于是,一切便开始吧.
行善,在师范院校里解释最好不过就是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诠释:有教无类.对于贫或富,对于善或恶,对于各种各样的人都施与同样公平公正的教育.而代换公式则,面对任何的人我们都必须怀有一颗善心去帮助任何人,只要那个人需要帮助.但是对于我而言,不是每一种人都可以施与同情和帮助.记得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捐资建起了一千八百多座的公共图书馆,对此他说过: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们.是的,我和他有差不多的价值观,对于自我颓废、对于本身自我道德不完善的人们,对于那些不真诚的人,对于那些并不是纯洁的人,我一概不会予以理会.或许你会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一种可怜的犒劳,物质上的犒劳.而对于精神上的行善,我则不会理会那些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任何劝告的人.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只会让行善者变得更加无奈与无力.
面对某部分不自助的弱势群体而言,金钱只是能换来一时的生活愉快,但是并不能给予他们一辈子的生活保障.而对于那些道德上不过关的弱势群体,或许我们的出现则是他们等待已久却是理应付出的帮助罢了.而听不进去的自我傲慢型,你的出现只是一个笑话的形式一笑而过.
这是梁文道的书《我执》里的一段话:如果有人只是撞了我一下,我当然可以原谅他,他也会预期得到我的谅解.但这种能够预料能够计算的宽恕就不是纯粹的宽恕了.最纯粹的宽恕是宽恕不该宽恕的人,原谅无法挽回的过失,违反一切正义常识的例外.我们可以质疑耶稣,为什么要原谅杀你的凶手?为什么要原谅不觉得自己犯了错的人?这岂不是破坏了人间的道德与法律?耶稣没有回答,他只是宽恕.
这段话虽与行善无任何关联,但是意义上正是我所要表达的观点.有时候理性就是一种较真式的冷酷,任何东西都要分得是非黑白清清楚楚才能罢休.
而我一方面自嘲自己的偏颇价值观,一边也窃喜这样的价值观让我帮的心安理得.而对于帮助徐大哥的这件新闻事件上,正是持着这样的价值观,让我放缓了脚步.对此让我感到抱歉的人却是王老师而并非徐大哥,而正是这样我才更从另一个层面读懂王老师.王老师那种无私的帮助则是让我感觉到“无私行善”的真正意义.
而回报这词,很简单.分为两种,一是付出帮助一定要得到别人的感谢得到别人的另一些层面上的回报;而另一种则是付出帮助不需要得到任何东西,但是这种人的内心,已经得到了旁人无法体会的自我实现.
而对于我而言,我希望回报是你自立自强后能帮助其他人,则是最好的最大辐射的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