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和庙号都是皇帝死后,由继任的皇帝起的(当然,真正干这事的还是礼部等管礼仪的官员)
一般情况下,都是用美号,都是好听的(特殊情况下,如亡国之君都是新朝的皇帝给取的,一般不大好听,如隋炀帝、汉献帝等)
相比较而言,谥号应该用途更广一些,不光皇帝有,朝中大臣(高官)也有,能够从一个人的谥号反映出这个人的生平功绩,以及后人对其评价
史书中使用的话,能够统一起来,大臣皇帝都用谥号
而庙号则是皇家宗庙祭司时用的,用途较窄
因此,唐朝之前史书中一般都习惯用谥号来称呼皇帝
但是,从唐朝开始,谥号的“味道”开始变了
唐高祖李渊的谥号前后变了四次,分别是大武(贞观年间)、神尧皇帝(上元元年)、神尧大圣皇帝(天宝8年)、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天宝13年)
而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从此之后,历代皇帝的谥号是又臭又长,如果史书中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那么这么长一串8、9个字实在是不方便,因此就改称庙号,毕竟庙号也能体现一定的生平功绩
可以参考:
ht tp://zhi dao.baidu.com/question/31678336.html?fr=ala0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谥号是给去世后的有地位的人,或皇帝取的名号,皇帝的谥号由礼官议定。
皇帝同时可以有庙号和谥号。
谥号是指人死后 君主随其追封一个名号表示它的贡献大
而庙号必须得盖一个庙来祭奠他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 谥号为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包括朝鲜、越南、泰国、日本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从唐朝开始,谥号的“味道”开始变了
唐高祖李渊的谥号前后变了四次,分别是大武(贞观年间)、神尧皇帝(上元元年)、神尧大圣皇帝(天宝8年)、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天宝13年)
而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从此之后,历代皇帝的谥号是又臭又长,如果史书中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那么这么长一串8、9个字实在是不方便,因此就改称庙号,毕竟庙号也能体现一定的生平功绩
是因为自唐代开始帝王的谥号越来越长(字数越来越多),史家为了便于记录就改用字数较少的庙号来称谓帝王。
因为益号是对死者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