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的区别

2024-12-24 12:12: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定义不同

逻辑隔离主要通过逻辑隔离器实现,逻辑隔离器是一种不同网络间的隔离部件,被隔离的两端仍然存在物理上数据通道连线,但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被隔离的两端没有数据通道,即逻辑上隔离。

物理隔离,是指采用物理方法将内网与外网隔离从而避免入侵或信息泄露的风险的技术手段。

2、作用不同

物理隔离:为防止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受到来自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的攻击,确保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党和国家多次强调要求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要与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实行物理隔离,

国家保密局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明确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逻辑隔离:逻辑隔离最新实现手段是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逻辑隔离。利用虚拟化技术,可以让用户在一台计算机上打开一个或多个虚拟桌面,每个虚拟桌面以及该计算机的真实操作系统之间都可以互相隔离,数据不能相互传输。

因此可以将不同的虚拟桌面以及真实系统连接到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比如利用虚拟桌面来访问外部互联网,而本地真实操作系统则连接到内部机密网络进行研发设计工作,这样就实现了内外的隔离;

此时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之间,有着物理上的连接,但互相之间不能相互访问,只有指定的协议才能通过,符合逻辑隔离的国家标准定义,因此属于逻辑隔离的范畴。

3、特点不同

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技术为信息网络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安全防护能力,不仅使信息网络的抗攻击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有效地防范了信息外泄事件的发生,它至今已发展到了第二代;第一代网闸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单刀双掷开关,使得内外网的处理单元分时存取共享存储设备来完成数据交换,

实现了在物理隔离下的数据交换;第二代网闸在吸取了第一代网闸优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全新理念的专用交换通道 peTprivate exchange tunnel)技术,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完成内外网之间高速的数据交换它的安全数据交换过程由专用硬件通信卡、私有通信协议加密签名机制来实现,

仍通过应用层数据提取与安全审査来杜绝基于协议层的攻击,并增强应用层安全.它提供了更多的网络应用支持,能够适应复杂网络对隔离应用的需求    

逻辑隔离:虚拟化的逻辑隔离较之传统的逻辑隔离手段,特点在于使用的便利性,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进行窗口切换即可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网络的访问,同时也不降低安全性。目前市面上一些上网安全桌面类的产品就属于虚拟化逻辑隔离范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逻辑隔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理隔离

回答2:

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区别:

物理隔离是指内部网不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公共网。物理隔离的目的是保护路由器、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窃听攻击。只有使内部网和公共网物理隔离,才能真正保证内部信息网络不受来自互联网的黑客攻击。

逻辑隔离主要通过逻辑隔离器实现,逻辑隔离器是一种不同网络间的隔离部件,被隔离的两端仍然存在物理上数据通道连线,但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被隔离的两端没有数据通道,即逻辑上隔离。一般使用协议转换、数据格式剥离和数据流控制的方法,在两个逻辑隔离区域中传输数据。并且传输的方向是可控状态下的单向,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回答3:

最简单的就是两者在不在一起,物理隔离两者都分开没有任何联系,逻辑隔离就是两者共用一个通道彼此之间没有联系。
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区别:

物理隔离是指内部网不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公共网。物理隔离的目的是保护路由器、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窃听攻击。只有使内部网和公共网物理隔离,才能真正保证内部信息网络不受来自互联网的黑客攻击。

逻辑隔离主要通过逻辑隔离器实现,逻辑隔离器是一种不同网络间的隔离部件,被隔离的两端仍然存在物理上数据通道连线,但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被隔离的两端没有数据通道,即逻辑上隔离。一般使用协议转换、数据格式剥离和数据流控制的方法,在两个逻辑隔离区域中传输数据。并且传输的方向是可控状态下的单向,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回答4:

最简单的就是两者在不在一起,物理隔离两者都分开没有任何联系,逻辑隔离就是两者共用一个通道彼此之间没有联系。

回答5:

物理隔离是借助硬盘来进行隔离的,一般是2块硬盘;逻辑隔离是在一块硬盘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区来实现隔离,在安全性上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