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的性格该如何改善?

2024-12-23 00:22: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经常被称作玻璃心,一觉得被冒犯,就委屈,甚至哭了,现在,则是被改称为钢化玻璃心了。不是因为不在意了,而是在意了也没什么用,徒增烦恼,不如放宽心,一笑而过吧。
个性使然,是不容易改变的,只是开始学着坚强的面对。
因为你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你自己的心,境随心转。
有的人可能完全不在意的问题,我们会比较敏感,所以才有玻璃心之名吧。但也有些时候就是别的人明明就是打着“开玩笑而已”的名义来肆意伤害,对方嘴贱也好,人贱也罢,你都没办法替他的父母管教TA,既然人家家教不好这么可怜,你就同情同情他,别在意了,不必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反倒伤害了自己,然而别人该笑笑,该乐乐,反而成了人家的笑柄,不值当。
我不知道你遇到什么具体的事情会有玻璃心,但是凡事想开一点,格局大一点,不必去在意一些小事,人生短短几十年,花在懊恼郁闷委屈上,还不如多笑笑,多想开心的事,多做开心的事情,多和自己乐于相处的人在一起。自己减少把玻璃心展示给别人看(因为对事情毫无帮助),做一个有容人雅量的人,让人相处起来如沐春风的人,自己也会获得更多快乐。
与君共勉。

回答2:

曾经看到一个答案,我觉得这个答案也可以放在这里。
具体的专业术语我忘了,意思就是,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从你的情绪中出来,看看自己,然后改变它。

例如,当你觉察到自己玻璃心了,这个时候跳出来看自己,为什么会玻璃心?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更多关注吗?为什么没有得到更多关注会玻璃心?怎样才能解决呢?
也就是从外面的角度来看自己,把正在玻璃心的自己当成一个朋友,然后告诉“她”你应该怎么做,怎么化解这个情绪。
我以前也这样“玻璃心”,总会因为别人无意的大笑或者一句话难受半天,后来学会了这个办法,第一次可能不行,第二次尝试安慰自己,第三次、第四次......学会了和自己对话,也慢慢看到了我“玻璃心”后面最根源的本质——自卑,后来,不仅仅沉迷于情绪,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自卑”,这样的方法,让我现在开朗很多,也好过了很多。
希望这样的方法对楼主也有用。

回答3:

玻璃心的人主要是习惯于用感性思维替代理性思维,靠感官和感觉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理性思考。

比如我们早些年有一大批人认为,早上的空气最新鲜。事实上很可能是:一觉睡醒来精神正足,自我感觉精神好而已,所以觉得空气也很好。
但事实上,稍微了解生物的人都知道,植物晚上是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的,早上的空气恰恰相反,是一天之中最差的。“早上的空气最新鲜”这句话在我们那个年代甚至上了教科书,现在还有一大批人仍然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并且在误导下一代。
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于感性思维,那么就会变得格外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他们更多注重的外界是否符合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是否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这样的人当然容易造就一颗脆弱的玻璃心。
最好的办法是锻炼每件事,用理性来考虑问题,而不是用感官来感受这个世界。每件事情不要冲动善作结论,而是在周密的思考之后再得出答案,不懂的地方可以求教身边理性思维比较强的朋友。在此时,你追求的不再是外界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感觉,而是在乎的事情的原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你举的这个例子中,女生不回复你短信,你首先聚焦的不再是你失落的情绪,而是女生为什么不回复你的短信?你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慢慢地会了解,失落本身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只有理性地看待问题,将问题解决,才是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久而久之,“玻璃心”自然就好了。

回答4: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玻璃心,这么多年依旧如此,社会经历也算丰富,感情经历也是数不胜数。为什么还没有变成钢化玻璃呢?他自己也能意识到。玻璃心的人一般都比较善良,在意别人的看法。让人感到受不了的就是一句无心之话会引来他无休止的自我针对亦或者话语中充满对各种事物的悲观。我一直觉得性格是可以磨砺出效果的就比如我一样,但是出效果也会有极端,真的可以做到改变全部吗不可能的,最多只能控制自己不去表现出来采取封闭式的极端。总而言之要正确的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的态度,一步一步的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做些户外运动,可以做到自控但不想着刻意去改变自己,没有大打击的背景下人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利与弊,玻璃心固然不好但感受较之别人又比较多,思想的认知潜移默化也会丰富,这也是一种好处。

回答5:

玻璃心的成因很复杂,有些人是因为家庭环境,从小如此。有的人因为身体原因,身体脆弱的人自然心理也很脆弱。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深,难改。
身体的隐疾更是对人的影响大,现代医学只触及冰山一角。

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于感性思维,那么就会变得格外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他们更多注重的外界是否符合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是否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这样的人当然容易造就一颗脆弱的玻璃心。

最好的办法是锻炼每件事,用理性来考虑问题,而不是用感官来感受这个世界。每件事情不要冲动善作结论,而是在周密的思考之后再得出答案,不懂的地方可以求教身边理性思维比较强的朋友。在此时,你追求的不再是外界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感觉,而是在乎的事情的原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