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充分认识新时期文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努力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提高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深刻认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探索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今年以来,党中央更加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加快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一系列新概括、新论述、新部署,系统回答了新时期文化发展与民族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和动力、文化建设要遵循的方针和原则、文化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是党中央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进行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规律的清醒把握。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实践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中央的战略思想和重要部署完全符合国情、符合文化发展的实际。
二是清醒认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增强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加快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快速增长,文化消费日益活跃,并向高品质、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为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提供了契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是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文化产业呈现的蓬勃发展态势,充分证明了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第三,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文化行业升级换代,也为内容产业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产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快和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的速度和方式。第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创新活力,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竞争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十分紧迫,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很有限。从国内来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增强文化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文化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悠久的文明和多民族文化开放、包容、融合的传统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厚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体现当今时代特征的文化发展之路。当今时代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也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中国和平、发展、民主、文明、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掌握国际文化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充分重视科技的力量,把高新科技作为推动文化创新、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新引擎,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是新时代的召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反映我国阶段性特征的文化发展之路。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发展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是文化工作的神圣使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当前,在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发展健康、活跃、繁荣、有序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要加快“十二五”文化发展战略和各项任务的研究制定,着力在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这四项重点任务上狠抓落实,制定具体的改革发展举措,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加强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规范,推动已转制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激发内在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要把深化改革与加快资源整合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形成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二,以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要全面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的免费开放。努力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对农村和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第三,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着力培育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企业,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作用。要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和孵化基地,实施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对接,着力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第四,充分发挥文化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强对民族原创作品的扶持,增强国家艺术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一批代表国家形象、具有民族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艺术精品。要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实施优秀艺术人才扶持计划,培养一批德艺双馨、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家和领军人物。
五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要努力发挥文化交流对内服务中心工作、对外服从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作用。要统筹协调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我国的体制优势,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和企业等各方资源,推动文化“走出去”全国“一盘棋”大格局的形成。要构建具有强大传播能力、覆盖广泛、多语种、受众广、信息量大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阵地建设。要注重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品牌塑造为导向,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热情和愿望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紧密结合,突出传播中华文化理念和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加强情感和思想的沟通,塑造新时期“文化中国”新形象。要重视发挥文化贸易的作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努力构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文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