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无疑在学问上是登峰造极的。他的学识思想、操守品行都是当时的佼佼者。王安石一生只有一个老婆,连个小妾都没有。他不重喝酒,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在这一点上,只有同时代的王安石的老友司马光可以跟他相比较。也无怪乎二人能够私交甚笃,品行相投。就是这样一个王安石,名声甚隆,享天下盛名30载。每次皇帝请他入相,他都推辞。每一次推辞都是他的名声上升。
并不是王安石沽名钓誉,他实在等待,是在蓄势!儒家经典,讲究“学而优则士”,他没有达到自己认为的学而优,所以他不会出仕来济世的。直到的“青苗法”在鄞县试行,效果不错,而此时,神宗即位,心求变法的时候,王安石才认为自己等到了机会了。
当时的大宋,冗兵冗官冗费。宋太祖的厢兵政策是解决了宋朝的民变问题,却给后世的统治者带来了隐患,厢兵太多了。文官制衡武官的策略,尚文的风气是宋朝的官吏层出,官职叠床架屋。厢兵的军饷,官员的俸禄,还有岁币让大宋的经济出现了危机。加上虎视眈眈辽国和契丹,大宋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王安石此时送上了《天下百年无事扎子》正符合神宗的变法思想。神宗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痴,算是大宋皇帝里的另类了。于是王安石就入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着手开始变法。
说到变法,不能不说到王安石的儿子了。传说中王安石的这个叫王雱的儿子就是他变法的智囊。王安石的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变法仍能进行,一方面神宗不折不扣的支持,哪怕出现了蝗灾仍然不改初衷,另一方面就是王安石的态度坚决,手段强硬。对待政敌的很多策略手段都是出自这个王雱之手。王雱手段之辣,态度强横,绝对是个法家的表率!王安石的思想里也有着法家的影子。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