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入门
——以三脚猫和井底蛙的视角
~~~~~~~~~~~~~~~~
前言
我诗龄不长,写这类文章一是希望整理下自己的杂绪,二也想力所能及地为诗歌初学者们提供些帮助。
对于诗歌入门问题有资格讲的,我不认为只是那些学富五车的大家。作为一个诗路刚起步的高一学生,我试图整理并归纳些前辈的想法,并加之我初学的体悟。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帮助!
~
第一讲.【诗&歌;“什么是诗”】
~
题中用了“诗歌”一词,首先想和各位说个故事:
一同校酷爱“诗歌”的老兄,听问我懂些三脚猫功夫,于是便于某日满脸得瑟地来与我“谈诗论道”。我问他:“你看过哪些人的诗歌?”那哥们竟一脸淡定地答道:“许嵩的,林夕也还比较欣赏…”当时我真有点淡淡的囧了,那老兄还一副指点江山的神态夸夸其谈:“诗歌诗歌,自然偏义于歌,本人已背下数百首歌词…”
由以上的事例,大部分人对于诗的误解可见一斑。由于习惯了古诗的押韵,便先入为主地认为新诗也必须有韵。再加之流行歌曲华美的词藻影响,很多人初学诗歌时都自然地将“诗”理解成“歌”。
我不否认部分流行歌曲有可取之处,但拿歌词来“系统”地学诗就只是无稽之谈了。如果你所爱的只是华美的词藻抑或浮夸的风格,那么在这里,我还是跪求您放“诗”一马…
回归正题,造成“诗”&“歌”误解的根源大半是音韵。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初学诗歌时都曾问过:诗歌是否要押韵?下面便简要地说说:
【押韵,是诗歌和其他韵文在形式方面的重要特点,也是一个优点】(《汉语修辞学》王希杰,商务印书馆出版,第183页)
【押韵却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有如鼓点,它可以使诗的音强更加响亮,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臧克家语)
纵观各古国历史,诗大多先于文而出现,重要原因即是诗的韵律使其易于传诵。
那么诗就一定要押韵?不是,我认为
对于初学者而言,没有必要强求韵脚。一是如果没有足够大的词汇积累量,生硬凑韵只会弄巧成拙的。下面举个例子:
【场面这么好,音调这么嘹…/我也曾听过报…】【太阳出来望见她洗尿】不考虑诗的其他方面,夏衍在《文艺工作者和汉语规范化》一文中批评说【这里,诗人为了押韵,生硬地把“嘹亮”略成了“嘹”,把“报告”略成了“报”,把“洗尿布”略成了“洗尿”,这怎么能使读者看得懂呢?】
凑韵的方式通常是先想出个含韵脚字的词,再用句子填上去。但初学者很容易被强求的“韵脚词”带偏全诗主题或思想,造成失焦。且韵脚的存在会为我们日后改诗时添上许多顾虑,常常犹豫不决,狠不下心去改。
举瓦罗亦的一句话【韵脚不过是奴隶,其职责只是服从。】【韵不能束缚理性,理性得韵而丰盈。】
说到底韵只是锦上添花,其应当为主题服务。花个半小时一小时地去凑韵,我觉得还不如看点诗来的实用或者说实在。
~
要学诗,自然需要认清“什么是诗”。翻了下《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它对诗的解释为【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这个定义套在我国的古诗上自然合理,但若发散到世界范围以及各个时间段,就显得偏颇了:新诗大都不强求韵律;至于“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则可以举巴腊司派为反例,他们提倡“不动感情主义”,即把自我个性丢开,专门站在客观地位描写恬静幽美的意象,使诗和雕刻一样冷静明晰。
那么诗到底是什么?诗与散文到底有什么区别?——没人说得清。
我所认为的诗即是【最精妙的感情之于最合适的语言】但并不排除一些在形式上颇值得玩味而成为“诗”的例子。白灵在其书中曾引其学生的新诗作业,(已记不大清)大致如下:
【皇帝】
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
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
凹凹凹凹凹凸凹凹凹凹凹
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
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凹
这首诗即以构思取胜,利用汉字的象形特征进行大胆发想,我们所看到的即是一个被嫔妃簇拥的皇帝形象。
回归原题,每个人对诗的体悟都不同,而对诗的定义自然大相径庭。而诗歌与散文本就没有明确的界定。我便不太恰当地举个例子:写诗就像调酒,每个人心中的“诗”都是不同容量的酒杯。意象、意境、句法、韵、哲思之类就如各种基酒,一般而言只有灌满且合理地搭配后才算一杯“诗”。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抑或是可以做的只是找好各类“基酒”,随着对诗更深入地理解,不断完善自身诗观。
~
第二讲.【比喻】
~
个见学习修辞能帮助初学者更理性地分析诗歌,打破对所谓“好诗”的崇拜;并发散自身思维。而在修辞格中比喻无疑是诗歌中所常用的,故特开此一章。
比喻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大类;另还有曲喻、倒喻、反喻、连锁喻、博喻等等。八十年代比喻格划分最细时曾达到五六十类,我在这儿所讲的,只是自认为在诗中较适用的罢了。
(注:后文对各类词条的定义来源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希来所著的《汉语修辞学》一书第381—389页)
窃以为初写诗歌应“杜绝”明喻,合理运用较为含蓄的比喻。
明喻不多说了,就是【云彩像块棉花糖一样】这类。用“好像”“如”“似”“一样”一类比喻词连接本体与喻体的。
1.【暗喻,就是不把比喻当作比喻,而当作实有其事来陈述。暗喻常常用“是、做、为、变成、等于、当作是”等词来连接本体&喻体】
举例【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烟之外》洛夫)改成一般的明喻即为【六月像一本很感伤的书】。
相比明喻,暗喻使诗句更有“真实感”抑或说“画面感”,突出了喻体,大大增强了诗句的“冲击力”。但暗喻不宜滥用,说到底在表现形式上它却属“明喻”(直白明朗的比喻)。再举一例:【一挥鞭/啼声便成为永不回头的山色】(《鞭之外》洛夫)这里用了“成为”来连接本体&喻体。
2.借喻是指【本体不出现,用喻体直接替代本体的比喻】例如【骤雨过后,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把“雨点”比作了“珍珠”。【晓妆新,高绾乌云】(《春情》杨果),把“秀发”比作“乌云”。借喻通常可以大大简化诗句,节省笔墨;且更加突出喻体。
3.倒喻在诗歌中也较为常用,它的定义是【把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举例【所有的玫瑰在一夜萎落,如同你们的名字/在战争中成为一堆号码,如同你们的疲倦】(《石室之死亡•49》洛夫)由此可见倒喻的优点【一是新奇别致,二是及其简洁,三还是突出喻体】。
4.【反喻,就是用否定语气构成的比喻】比如:【每一闪蝴蝶都是罗密欧痴爱的化身/每一朵花无非朱丽叶哀愁的投影】(《默契》周梦蝶)这诗第一行用的是暗喻,第二行即是反喻,如果全部改为明喻就没什么味道了——【每一闪蝴蝶都像罗密欧痴爱的化身/每一朵花都像朱丽叶哀愁的投影】。
5.曲喻就是隐晦曲折地进行比喻,如【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李商隐《天涯》)先由“啼”联想到“啼哭”,再引出泪,并哭湿了最高处的花。【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以“罗裙”之绿联系到“芳草”。
相比明喻,这类比喻可以大大提高诗朦胧感和艺术魅力;但另一方面它也加大了的诗对解码难度,故还须合理运用。
~
第三讲.【形象化】
~
(注:以下内容只为个人之见)
诗歌区别与散文,应用有形象感的词句,即用有画面而可感的词句。比如“沧桑”“高兴”属于抽象类的词语,无法直接感触。而我们可以用意象对其进行转换,用“皱纹”“笑涡”替代之。
下面举吧友“守庙的哑女”的一句诗为例:【回忆若可佐酒,往事便是一场宿醉】。构思&比喻皆有可取之处,但显然有点抽象了:什么叫“回忆”“往事”“佐酒”“宿醉”?它们可以直接感触到吗?读者眼前难以浮现出一幅画面。我们不妨将其进行拟人处理,改为【回忆就像个恶邻居,常强拉我饮酒。往事彷佛是个坏女人,老想灌醉我。】这样写显然繁琐了,我们抓住句中动词“抢拉”“灌醉”,缩为【回忆强拉我饮酒,往事不怀好意灌醉】句中的“回忆”“往事”就自然而然地人格化了。(这个内容是归纳自台湾诗人刀小蜻的一篇贴文,可以搜【◆不要把「诗」写成「散文」◆ 。刀小蜻。师傅的新诗指导文】去看看)
再举一例:许多文青酷爱在散文中使用大量华美的形容词修饰,但在诗歌中频繁使用形容词却不见高明。一是【形+名】结构所构成的诗句多为“静态图”,形象感不足;二是想要找到新奇且贴切的形容词难度也颇大。故我推荐初学诗歌时多用【名+动】的“动态图”替换之。举例【皓月之下有一朵艳丽的昙花】,这明显是个散文句。结合之前所说的多用拟人、比喻,我对昙花进行拟人处理,将其代入“佳人对镜梳妆”的画面。初步把它改为【昙花对着像镜子一样的皓月梳理着妩媚如青丝的花瓣】。一看,太繁了,“像”“一样”“如”这类耗费笔墨且吃力不讨好的虚词怎能容忍?删了!即变成【昙花端起皓月梳理着妩媚的花瓣】。感觉还是有点长了,还能再砍几个字吗?这里便要引出一点:诗歌中的词性以及句式(即欧化句,下文会浅谈一二)可灵活使用。在这句诗中,我就让“妩媚”一词扛起形作名的重任吧!得【昙花端起皓月梳理着妩媚】。
同样十一个字,【皓月之下有一朵艳丽的昙花】VS【昙花端起皓月梳理着妩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
附.【欧化句】
~
首先解释下这个名词。欧化句【就是直用西洋人的款式,文法、词法、句法、章法、词枝(figure of speech)……一切修辞学上的方法,造成一种超于现在的国语、欧化的国语,因而成就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傅斯年语)
典型的欧化句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而正常的语序应为【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
欧化句的作用我窃以为是【1.和谐音律 2.破除散文气息】曾有一玩笑话,说【去了分行能读顺的叫散文,有“语病”的才叫诗】,可见欧化句在诗中的普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