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是我国较早建立、目前规模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士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8万余名专业人才。
学校占地1222.87亩,建筑面积818416平方米,馆藏图书327万册。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143名,其中专任教师1528人,教授304人,副教授58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9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1人。在校本、专科生30190人(校本部21852人,汇华学院8338人),研究生2445人(含省计划266人),成人教育学生16037人。
学校现设19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还设有研究生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现有本科专业7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0个(含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所包括的二级学科、专业点)。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河北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另外,学校还设有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国教育科研网河北省主节点等机构。
学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年到位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由600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3009万元,新增国家级项目98项(自然科学项目69项,社会科学项目29项)。承担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项目,如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转基因产业化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类项目等,部分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在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推进医药中间体开发、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和超细材料的产业化工作,燕赵文化研究不断深入。此外,在土地评估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比利时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学院建有校际交流关系。学校是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具有招收外籍留学生资格的单位,招收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有来自日、韩、意、英、美、加等国家的长、短期语言及学位留学生248人。
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是: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骨干师资,为省属高校培养基础课师资,积极服务河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跻身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目前学校正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