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如何烧制的?怎样才能将胎体烧得雪白无暇?
一般认为青花瓷始于唐代中后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代青花瓷是釉下彩生产的新品种。这个新品种的烧制方法是以一种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用钴蓝装饰瓷坯,再涂上一层无色透明釉,再经1300℃高温烧制而成。瓷器烧成后,钴料会充分渗入釉中,呈现出鲜艳的蓝色花纹。用这种方法烧制的青花瓷具有着色力强、色泽鲜艳、烧成率高、颜色稳定的特点。
这种制作技术传到宋代以后,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青花瓷件的特点是胎质细腻,色泽洁白,釉色白至绿,不吸水,青花色泽淡雅。经过唐宋时期的不断发展,青花瓷终于在元代中期的景德镇烧制成功。此时,历经300多年的青花瓷才真正生产出来。元代青花瓷的釉料是进口的,特点是氧化铁含量高,有黑色铁点缺陷,颜色厚重鲜艳,烧出来的青花瓷渗透到胎骨里,用手摸瓷面容易有骨瘦如柴的感觉。景德镇也因成功制作青花瓷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瓷都”。
千百年来,青瓷窑不断烧制,成为瓷器界的一枝独秀。根本原因是当地(南方)瓷土和瓷釉的成分在窑的还原气氛中能呈青色,从而使瓷色呈青色。白瓷和青瓷最大的区别就是釉中铁的含量不同。含铁量越低,在窑中还原反应后颜色越浅。所以通过炼釉,把釉中的铁含量降低到很低的水平,烧制后的成品是白色的。
化妆土的广泛应用是隋代制瓷技术的一大进步。化妆土,即上釉前,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细腻含铁量很少的瓷土作为保护釉。这种方法既能弥补胎体表面的粗糙,又能增加胎体的白度,从而使釉面更加白润。比较接近的例子是现代女性使用的化妆粉底。不管她脸上有什么坑坑洼洼的斑点,粉底一打就不见了(_)。瓷胎用白妆土打底后,再涂上白釉,烧成后就是白瓷。
1.淘炼胎土。瓷器是用瓷土即高岭土烧制成的,天然瓷土含杂质较多,需要淘洗出大部分杂质,将来烧成的瓷器才会坚致细腻白润。
青花瓷是将泥料捏制成形之后干燥再用青花绘制成图案,用特制的窑烘干而成,加入高岭土,这样烧制出来的青花瓷更加的雪白无暇。
首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胎土,然后进行制作,需要制胚 ,需要进行绘画,然后进行烧制,要选择合适的口罩,才可以烧出洁白无瑕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