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但学习他楷书的人没有王、欧、颜、赵的人多。
柳公权可以说是楷书书体的总结和创新者。
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融会自己的理解,创新自成一体的“柳体”。
他的“柳体”被后代当做楷书楷模,柳体骨力遒劲,结构严紧。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
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
在书法界,唐朝推崇王羲之、宋代推崇颜真卿、明清多欣赏欧阳询、民国期间推崇的则是赵孟頫。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主流的客观原因促进了王、欧、颜、赵的发展,而学习柳公权楷书的人少也难有杰出的作品出现。
再加上柳体比较难入门。
学柳体,需要较好的掌握欧体、颜体以及王体,才能更好地展示瘦硬的骨体。学了欧体、颜体和王体后,这也很少有人在再去学柳体了。
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他的“柳体”被后代当做楷书楷模,柳体骨力遒劲,结构严紧。难
因为“柳体”被后代当做楷书楷模,特点是柳体骨力遒劲,结构严紧。
唐朝推崇王羲之、宋代推崇颜真卿、明清多欣赏欧阳询、民国期间推崇的则是赵孟頫。
第一柳公权书法比较难,难以理解,“柳体”被后代当做楷书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