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体质的几点建议

2024-11-29 19:22:2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浅谈增强学生体质的几点做法
姚宪利
[摘要]由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的转变,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的开发,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学校体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运动不足,身体素质下降,学生的意志力也不强,为了使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切实符合 "三个面向",我们在教学中,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时,应大力推广 《中小学生体质评价标准》,使学生的体质状况引起家长、学校的充分重视,采取 "课课练""天天练"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体质、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小学生体质评价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得到相应的提高,有的方面反而呈下降趋势。就如我校在每周一举行的只有 20分钟左右的升旗仪式上,每次都有许多同学脸色苍白,站立不稳,甚至晕倒,足可见身体素质差到了何种程度。诚然,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就教学而言,我们体育教师是有责任的,尤其是身体素质,如耐力、柔韧、灵敏呈下降趋势,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中小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方面切实符合 "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在学校帆漏芦体育工作中,在抓好体保课教学、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一方面积极实施 《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另一方面推广《中小学生体质评价标准》。这些办法的实施,使学校体育工作有了具体的量化标准,日趋规范化、科学化,是切实可行的。但是,从学生身体形态,素质发展状况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与学校问学生体质有明显差异,城镇与乡村之间在学生每天开展 1小时体育活动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加之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文化学习,倾注了极大的力量,但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如何保证学生的正常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做具体、扎实的探索和研究。基于以上认识和想法,我们在教委、教研室的领导下,在全镇学生中认真执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中小学生体质评价标准》切实加强学生的锻炼。为此,我校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强化增强体质的意识。
要强化学生增强体质的意识,旨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好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他们心理进行备课,使教材安排、组织形式、教法手段,教学语言等新鲜活泼。如果只重视动作技术的准备,忽视教学艺术的研究,只注意自己 "教授",而忽视学生 "接受",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因此,我们要求全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内容符合《大纲》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案,教法更新态带颖多变。在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安排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如游戏法、竞赛法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往往不会感到枯燥,活动起来积极性自然就高。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提出质疑,允许学生独立钻研问题和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既不失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 "放羊",又可让学生多得 "自由"。学生由于有了主动探索练习的机会,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课堂上就会呈现生气勃勃的景象。只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确立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后,才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去锻炼身体,弥补自己的缺陷。
二、坚持 "课课练"和 "天天练"相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
"全搜兆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虽然不能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但仍然是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为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教材的基础上,坚持"课课练",每节课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课课练"
一是要坚持不懈,二是要有计划,三是要注意因人而宜,循序渐进。练习的内容主要是 《体质评价标准》中所要测试的内容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内容。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利用现有条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练习途径。我校制定每天早操后全体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 2分钟素质练习的制度(简称 "天天练")。"天天练"是以速度耐力、灵巧、弹跳为主的素质练习,如立位体前屈,俯卧撑、立卧撑、立定跳远、跳绳、投掷垒球、仰卧起坐,50m、400m、斜身引体、蛙跳、台阶跑 ,使练习内容与体育课教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质评价标准》相结合;在练习密度,强度上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同时,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我规定学生上课外活动时,先由体育委员带领进行 1-3圈热身跑练习,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其他项目。一周两节活动课中专门抽出一节练习身体素质,主要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内容,由课外活动课教师负责,要求课课有记录,每月要有一份班级 "达标"情况汇总表并至上报体育教研组,并由体育教研组在校宣传窗上公布各班达标情况。这样一来不仅发动了全体教师,而且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竞争机制。既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了学校的群体体育事业,进而也促进了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三、加强两操管理,提高锻炼质量
早操、课间操时间较短,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出工不出力,运动负荷也小,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校早操前由体育教师统一指挥,各班在各自班主任、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进行集体跑步。我们规定在秋冬、春季节,每天早晨一年级跑 1圈,2一4年级跑2圈,5-6年级跑3圈,(每圈250米),夏季则由各班抽适当的时间自行安排,跑完后再做操,坚持不懈。从 99年开始我们又在早操后安排了全校学生跳集体舞。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已过时了,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发展耐力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课外体育小型多样,薄弱环节常抓不懈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素质练习,小型比赛。占用场地小,好组织,活动内容与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小学生体质评价标准》相结合。这样学生的锻炼积极性高,便于班级开展。积极贯彻执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按时测验 "达标"各个项目。每年入冬举办一次全校性长跑锻炼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使很多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每天早自修前和放学后很多同学在自觉跑步锻炼,形成一道美丽的健身风景线。我校在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一次达标运动会的基础上,每年元旦前夕举行迎新年长跑比赛,这在我校已成传统赛事。我们按年级分组,以班为单位,采取接力的形式进行比赛,每班参赛人数近半,这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促进长跑运动的开展。此外,还开展例如眼保健操赛、拔河赛、5Om赛跑、争创校园吉尼斯等一系列活动。这样,全校学生人人参加,人人竞赛。对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也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些做法还能有效地发挥体育委员、体育骨干与班集体的力量,无形中增强了全体学生的体质。
五、发挥家长积极性,齐抓共管促发展
每学年结束,我们给家长一份体质报告单,把学生的身体状况用一系列的成绩、数据告诉家长,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体质状况,知道其子女哪些方面的不足,以及改变这一现状需采取的措施等等,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事后调查,大多数家长都能督促其子女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各种健身活动,而且有5%的家长还和孩子一起做练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及效果。
六、效果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短短四年,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1.在群体体育上。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优秀率、良好率、达标率都比往年有长足的进步,97年优秀率为19%,良好率为38%,达标率为95%;98年优秀率为24%,良好率为40%,达标率为97%;99年优秀率为28%,良好率为45%,达标率为98%,2000年优秀率为33%,良好率为50%,达标率为99%。
《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优秀率、及格率也有明显的提高,97年小学六年级体质合格率为92%,优秀率为38%,98年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42%,99年合格率为97%,优秀率为50%,2000年的合格率为98%,优秀率为52%。
我们学校还配合镇政府荣获了省先进体育乡镇的称号。
《体质评价标准》各项的成绩均显著的提高。
2.在竞技体育中
在三十五届慈溪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由我校10名队员和2名完小队员组成的范市镇小学生代表队荣获了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在我校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因为我镇体育代表团以前总要依靠下面的完小和村校来输送苗子。同时我校还被批准为慈溪市田径训练点。同年我校还有二名学生代表慈溪市参加宁波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三十六、三十七届慈溪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以我校为主力的范市小学生代表队分别荣获了团体总分第七名、第五名的好成绩。
七、结论
人的身体素质是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文化学习的同时,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把此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胡东旭 “天天练”对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作用;
《中国学校体育》 1998年 第2期 14页
2.赖天德 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
《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 第1期 2页
3.金钦昌 《学校体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4.沈适菡 《实用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
5.《语文教学方法论》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4年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