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隋文帝设置了科举,然后就有了状元、榜眼、探花,当然在古代县、省的第一名都有不同的叫法,拿科举制度比较完善的明清来说,明清科举三级四试,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第一名叫案首,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如果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叫三元及第,这样的人很少的。从唐开始到清朝废除科举,能获得如此殊荣的就15人。
科举考试
到了现代,没有了科举,不过却有了高考,虽然不是同一形势的考试,不过很多人仍然拿古代的称呼来说高考的第一名,不过都是无差别的叫状元,学校第一叫学校状元,市第一叫市状元,省第一叫省状元,当然没有全国第一,因为高考不是全国统一命题,所以没有可比性。现代公务员考试才相当于古代的科举。
不过大家还是对于高考的关注程度更高,因为科举和高考对于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改变命运的渠道,区别在于科举基本上是唯一渠道,而高考不是唯一渠道,只是重要渠道。
那么科举状元和省高考状元哪个更难考呢?
状元、榜眼、探花
这个要从制度不同说起,首先我们来说下我们熟悉的高考,高考虽然不是全国统一命题,但是全省的命题是统一的,而各省的教育水平、考生人数又不同,导致高考考省第一的难度程度也不同,基本上的情况就是西北由于人数少,相对容易,而东部人数多,教育水平也高,相对会难一些。拿高考大省山东来说,山东省2015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68.6万余人,本科录取率达到了36.5%。要考68.6万人中的第一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就录取率来说,目前本科的录取率要比科举乡试的录取率高的。
那我们在来看科举,也通过一组数据来看一下,赵干老师在《明清科举考试录取率的考察及启示》一文中,曾以山东为样本,统计了明清时期古人科举录取率,刚好可以跟我们高考的数据做个对比。
1873年,山东省有12900名士子参加乡试,录取人数是69人,录取率只有0.5%,即使最高时候山东的乡试录取率也只有7.5%,可见科举的录取率之低。
这只是一省的对比,我们来看下全国的对比,由于全国科举和全国高考第一名没有可比性,我们来看一下录取率。
2014年全国有939万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人数是697万,录取率达到了惊人的74.30%。这是2015年以前无论是参加人数还是录取率都是最高的。
而1371年,明朝全国有200人参加科举,这也是因为明朝刚建立没多久,参加科举的哦人也比较少,录取人数是120人,录取率是60%,而到了1409年,有3000人参加科举,录取人数是350人,录取率是11.7%,而且随着参加科举人数的增多,录取率是逐年下降的,因为录取的进士人数是固定的,最多也就350人。但是参加科举的人数是增多的,录取率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
虽然科举的录取率极低,但是具体到一个个别的群体就不一样了,科举的全国状元是在录取的贡士里考出来的,而明清殿试只排座次不刷人,所以要考300人中的一名要相对容易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科举第一名要比高考第一名容易些。
但是这是抛开整体看局部,想成为这300人中的一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整体来看,高考状元的第一名难度要低于科举状元第一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