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盛观察】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何有效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呢?
一、教要创新,常教常新
笔者不久前作一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问及高年级学生最不喜欢上什么课时,约百分之八十的皆言是语文;问及原因时,他们认为语文教师讲课,千篇一律,长此如往,就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话,即使教师再认真备课,再认真讲课,收效也是微乎其微,往往高耗低效。这种结局正是教育一大忌。要改变这一局面,教师的教必须创新,百花齐放,常教常新,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好新的天性。实际上,我们不少在第一线的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风格和个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课文的内容与形式,创造许多有特色、效果显著的教学法,很值得借鉴。下面举些方法供教师们参考。
(一)印证中心法。
“印证中心法”就是在明确中心句统帅全文、突出要旨的前提下,通过分析阅读,了解文中事例是如何一步步印证中心、深化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明确文章内容与中心的联系,通过析读,明其要旨,得其意趣。这种教学法的适用范围:有中心句通领全篇的课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最适宜采用这种教学法,因其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评价鲁迅的中心句:“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课文就是以此去选材的。又如《苦柚》一文也适宜采用这一种教法,因为伯父赞美卖柚子小姑娘的一段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二)题眼导读法。
这种教学法指的是在阅读教学时紧紧抓住课题向全文辐射,将文中的知识点与课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如《珍贵的教科书》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中心。有一位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就采用了题眼导读法,效果奇佳。
(三)讨论填表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以阅读教材的内容为依据,在教师设计的表格的问题引导下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强化教学活动中的操作意念,通过群体的共同讨论、研究、互相启发、补充修改,从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此法时,要求课文具有如下基本特点:①文中的时间、地点、空间方位、事态的变化等交代比较清楚;②描述的主要对象有鲜明的对比性。如《斧子的故事》宜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四)图示板书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板书中辅之以有一定意义的线条、箭条、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一种板书方法,在语文教学板书设计上运用图示法,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常见的有如下几种:①阶梯状。如《跳水》可设计如此的板书。②放大式。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可设计如此的板书,让学生深刻地把握课文的主旨。③线条式。如《东郭先生和狼》可设计如此的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弄清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五)观察实验法。
这法是教师在教学时,配合其它教学方法,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或通过学生自己实验,以说明或印证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较好地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鱼和潜水艇》、《捞铁牛》等课文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法。
(六)比较法。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课文中相似或相对的方面,通过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比较,使之互为映衬,有利于学生明白通晓课文,并提高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
另外还有情境教学法、讨论法、中间切入法、尝试法、演示法、引读法、读写结合法、逆顺法等等,总之不胜枚举。
二、让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见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创新,我们不能不顾及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和要求,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在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的前提下,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见解。
(一)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但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让学生几乎是围绕自己提的问题转,使他们处于被动的状态。而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又往往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而标准又几乎以教参书为依据。当然,我们并非一味地反对教师提问题。教师提问题在教学中是必要的,关键是提什么,怎么提。提的问题,问域要广,有一定的思维度,要少而精,突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难度适宜,体现全体性、层次性和循序渐进,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等。这里笔者想侧重谈一谈如何教学生质疑。其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教学生从课题入手,如《草船借箭》可启发学生这样质疑: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用什么去借箭?怎样借箭?结果如何?可教学生从疑难词与句入手;可教学生从文体写作特点入手等等。这方面,笔者想侧重谈,因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教会学生质疑,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写景状物的文章,还是记事写人的文章或说明文等,虽文无定法并各具特点和写作风格,但各类文体皆有它们各自共同的写作特点。如前者的写作都要抓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展开具体细致的描述。描述时,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映衬、反复、排比等修辞格,注意动与静结合,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同时,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当学生明白写景状物之文是如此时,在学习这类文章时,他们就会质疑。总之可质疑之处,无处不有。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子,大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服从多数是社会生活中一条普遍有效的原则。从众思考方式,从表面上看,多数人的意见都很接近,甚至讨论也很热烈。但实际上许多人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新的创意无从谈起,有的人即使有创新的见解,也不愿意或不敢说出来。因此,“从众思考”方式对创造力的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语文的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从众心理”也普遍存在。不少学生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习惯依据课本、教师的看法和优生的发言为准则,生怕自己的意见、见解与大家发生矛盾。这显然与创新教育的精神和目的背道而驰。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从众心理”,大力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即使离谱也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肯定的前提下,启发他们重新思考,使见解切合实际,合情合理。有一位教师讲完《将相和》一课后,他问学生喜欢课文中的谁及其理由。同学们纷纷道出喜欢蔺相如和廉颇及其理由,而教参书和课堂上也是评析这两个人物形象。眼看要结束课了,突然有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教师说意见相同就不用重复了,如有异就发言。这位同学立刻站起来,一鸣惊人地说他喜欢赵王,并陈述理由: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者,赵王看他有胆有识就委以重任。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破格提升他,位居廉颇之上。这种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只要德才兼备者就大胆起用的选拔人才的做法难能可贵,值得赞扬,即使今天也很值得肯定的。
三、拓宽狭窄思路,激发思维驰骋
目前为数不少的教师,没有利用好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那些做法,满堂灌,就课文教课文,搞繁琐哲学,逐字、逐词、逐句地串讲串问,左分析,右提问,引着学生往“标准答案”上靠,往教案划定的圈子里钻,极少涉及课文相关的材料,也几乎没有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刊物书籍。学生的阅读面只局限于教材,其中又难得自己去感受、领悟、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思维受约束。殊不知,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博览群书,离不开语言的深厚积累,离不开对一定信息量的占有。只有这样,才能为放飞思维、使思维具有创新的特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要宽泛。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无非是个例子,要由此引申开去,拓宽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它人文科学读物,科普读物,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片、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生活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广纳百川,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教学时,完全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充分占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并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见解。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可播放有关电影的片断,介绍相关人物的资料,还可以有侧重地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可歌可泣的事,甚至还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古今中外的民族英雄的事迹,并写读后感。如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介绍安徒生其它的童话故事,让学生课后去阅读。
当学生的思维有了依托时,有了活水源头时,教师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课文创新因素进行教学。可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幻想,或填补课文的空白,如《小珊迪》一文,由于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小珊迪被车轧至重伤的情节没写。对此可让学生去想象补写;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也是由于采用第一人称写,因此,当邱少云被无情的烈火焚身的时候,其内心活动如何?课文不可能写也无法写。作为教师可考虑让学生根据课文去想象。等等。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过程中,教师不要拘泥一格,要从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入手,不断注入创新活水,推陈出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思维天地,让他们大胆质疑,善于质疑,乐于提出独特的见解。只有这样,创新才能落到实处,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