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我要发的信息发到网上去呢

2025-01-24 05:48: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重庆卫视民生新闻报道的解读

摘 要

随着社会进步,新闻媒体从产生到现在的内容、方式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如:解释新闻、背景新闻、唱新闻、滚动新闻、网络新闻等。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类型,民生新闻涉及到人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播报政府发布的一系列利民政策,因此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而本文主要以重庆卫视为例,通过对重庆卫视受众、定位以及民生新闻等观察,分析出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重庆卫视 民生新闻 受众 发展方向

前 言
从1994年金陵晚报第一次出现民生专栏“南京万象”,到1995第一个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北京电视台《点点工作室》的播出,国内民生新闻自出现到现在有近20年时间。其间也经历过很多改变,从最开始只是在普通新闻节目中加入了关注普通百姓的内容发展到现在民生新闻成为了独立的新闻版块;从各个卫视频道民生新闻发展到各地市县的民生新闻;受众群体从少量的、非固定人群发展到被越来越多固定受众所关注。关于民生的新闻越来越广,报道的内容也越来越细,同时对群众的帮助也越来越大。这其中,以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最具有代表性,重庆卫视的品牌民生类新闻节目《天天630》、《民生》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对民生新闻的概念、特点、形式进行了分析和定义,尤其对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进行了现状分析和重庆卫视民生新闻报道进行了解读。
第1章 民生新闻
1.1民生新闻的发展历史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由此可见,民生的语境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方向是相契合的,而民生这个词语本身也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民生计”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制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团结。因此,民生与“新闻媒体传播”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势在必行,“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说到民生新闻的概念,形式必然是新闻,其主要的内容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对群众的生存状况、环境、空间等十分关注,由此可见,民生新闻就关注大众阶层和民众生存的新闻。
时至今日,民生新闻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了,而在民生新闻发展的初期,中国的民生新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1离散性阶段
在纸质媒介上,1994年,民生新闻第一次出现在了金陵晚报上,其开创了民生新闻的专栏“南京万象”,在电视媒体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叫《第七日》),《点点工作室》已然开始具备了民生新闻的一些特点。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和1999年成都电视台的《今晚800》等,也都开始在新闻中呈现出了一定的民生新闻的特性。
1.1.2开创民生新闻时代
进入21世纪,各级政府及媒体也逐步认识到民生的重要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多的增加关注民生问题的新闻。自此,民生新闻开始如火如荼地发展了起来。江苏电视在2002年推出了一档电视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开创了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先河。随后,多个民生新闻节目在南京卫视陆续开播,如《服务到家》、《绝对现场》、《直播南京》、《1860新闻眼》。正是因为南京卫视民生类新闻的陆续开播,引起了南京地区“准直播”的外在特征,此后,关心人民生机和关注市民生活的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展开了一场“大战”。而在2001年,沈阳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已经出现了具备民生新闻特点的《直播生活》。辽宁卫视在2004年10月第一次在辽沈地区打出“民生新闻”旗号的新闻节目《新北方》。民生新闻的开创,使得辽沈地区“致力民生,新闻力量”的口号家喻户晓。
1.1.3杂乱性阶段
尽管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使得全国的民生新闻进入了一个高潮,但是,我国国内的民生新闻却并未形成成熟的民生新闻系统。
虽然各个电视台都在开办民生新闻的相关栏目,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民生新闻一时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电视台,于此同时,各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并不成熟,所以,使得整个国内的民生新闻呈现出一种纷繁杂乱的局面。
2004年,重庆卫视开办了民生新闻的栏目,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重庆卫视经历了改版,注重了民生,开办了许多民生类的新闻节目,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真正达到了一个系统而又成熟的高度,也同时带动了国内民生新闻的发展。
1.2重庆卫视民生新闻
1.2.1重庆卫视新闻环境
如今全国多个卫视的收视率直接影响着电视台的收入,面对这样的商品化竞争趋势,许多电视台都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节目,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品牌节目来确保电视台的收益。
在这种全国电视行业的大环境下,重庆卫视则更多地选择了将新闻播报的重心放在了民生新闻的上面。由于民生新闻的收视范围比较狭窄,而对于重庆卫视来说,收视率的主要来源于重庆市。对于重庆卫视的这一种定位显然是没有错的,重庆卫视的收视率十分可观,正是因为重庆卫视民生新闻所具备的一些本土的特色,使得重庆卫视在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新闻环境下取得了普遍的认可。
重庆卫视在2008年的改版中,使得重庆卫视的整体定位在2008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化。重庆卫视及重庆卫视的关注点主要是突发事件、舆论监督和百姓情怀,重庆卫视的内容主要以新闻为主,形式丰富多彩,有对好人好事的颂扬与表彰,有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揭露违法乱纪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还有介绍奇闻轶事等等。2011年1月重庆卫视又一次改版,主要表现是在黄金时间段不再播放电视剧,3月1日全面改版,改版后的重庆卫视一方面减少电视剧和外包节目的播放,开发自创节目,加大公益类节目和新闻的播放力度,另一方面,不再播放商业广告,切实贯彻重庆“红色”频道的理念。
1.2.2重庆卫视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从它诞生起就先天带有市民文化的特征。重庆民生新闻也是以百姓为主角,说的是柴米油盐的身边小事,重庆卫视民生新闻征服观众的法宝就是平民化和低视角的新闻特点。如今的重庆卫视是经过近10年的经验和市场整理后历练起来的,重庆卫视从小型人民的民生新闻发展到了文化大增长。从早年的政治话语回归到以人民群众为主的的生活话语,建立起百姓情感的宣泄平台。民生新闻区和传统的新闻形式是有差别的,民生新闻是指那些关注 “民情、民意、民生”,并且面向城市的新闻。新闻重点关心的是城市人们生活中的麻烦事、烦心事和不文明事。民生新闻的采编方式灵活,通常新闻采访采用的现场调查、后续报道、嵌入式的报道等方式都对民生新闻适用,其注重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它应该说是反映了自下而上的公众情绪。 重庆卫视《天天630》在报道人民关心话题的同时也会尽量用简单、通俗化的文字、话语引导受众群体的行为。
重庆卫视民生新闻从内容方面来看,制作比以前要好,各个技术方面的制作也更精良新闻的种类逐渐增多,但并没有脱离服务民生的这个大环境。以《天天630》为例, 2004年4月节目开播,此后连续几年都以高收视率占据了新闻类电视节目的首位。与其相类似的新闻节目《民生》,如其栏目名一样,将民生作为节目的核心内容,其是有《重庆论坛》和《特别关注》两大栏目合并而成,其具有《重庆论坛》的“对话高端、问计民生”和《特别关注》的新闻专题风格,而《民生》在节目形态上也要比原有两大栏目更加丰富与灵活:针对民众关心的问题,请来国外之名的专家学者进行评述并且给出相关建议;一些新闻专题节目,结合国内外相类似的案件进行包装;栏目的话题和主持人也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深入地解决和探讨民众关心的内容,从根本上深入节目的主题和核心。
重庆卫视全面改版以后,重庆卫视的整体诉求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改版以后的重庆卫视在任何时段都不在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播出量,且不在黄金时段播出;减少外购外包节目播出量,并且增加新闻节目播出量;增加自办专题节目和文化栏目;增加公益广告和宣传片。重庆卫视广告零收益并不代表重庆卫视不收益。重庆卫视的收益便是来源于扎根于民生的整体诉求和一系列优秀的新闻节目。
1.2.3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特性
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主要因为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域性,新闻的价值型要素之一就是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即接近性。重庆市的民生新闻,其受众群体便是重庆的群众,对他们而言“国家性”的新闻固然有价值,但关系到自身“民生”的新闻更是与个人利益夕夕相关,所以更愿意去关注。
2、贴近性,新闻内容容易获得当地群众心理共鸣,地域性决定了栏目的内容定位,重庆卫视以民生为主的新闻诉求,体现了民生新闻以“人民百姓”为本的内容定位——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些内容定位都会引起重庆本地市民的心理共鸣。
3、本土文化性,体现本土的文化特色,在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中,播报虽然采取的是普通话,但在各条新闻中,时不时可以听到一些重庆方言,这样既可以让观众感到熟悉,更能让观众产生一种亲切感。
4、追踪性,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的追踪报道都比较到位,以《天天630》中,2011年8月重庆市一家民营医院联合各区市残联展开免费给市民做白内障手术的活动,这一新闻在《天天630》播出以后受到广大重庆市民的欢迎,9月15日《天天630》报道了103岁老人唐婆婆报名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以后视力恢复到0.5。这样追踪性的新闻报道也正是重庆卫视所有民生类新闻节目的风格,这样的报道既宣传到了这一民营医院和区市残联对广大白内障致瞎患者的关怀与帮助,同时后期的追踪报道也扩大了宣传范围,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正是因为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满足了人们对民生新闻的需求心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因此,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同时也增加了民生新闻的种类,这种负责的追踪报道又使得一些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所以,关注民生新闻的群众也越来越多,群众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乐于求助于民生新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就组建了一个良好的民生新闻报道环境。
第2章 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特点
2.1重庆地方媒介环境分析
媒介环境又可称之为媒介生态系统,其主要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与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分别构成媒介的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广告资源环境、信息来源环境等等。纵观重庆地方媒体,其主要包括报纸、电台以及电视台。重庆主要发行的报纸有:《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日报》《重庆商报》等等近10家主流报刊,其中发行量最大的当属《重庆晚报》,其日发行量大约是30万份,占当地报纸发行的30%;重庆广播电台有:重庆新闻广播、重庆经济广播、重庆交通广播、重庆音乐广播以及重庆都市广播,从广播名称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其广播内容,虽然广播电台的影响力并没有电视频道影响力大,但其作用仍然不可小觑;重庆电视台基本频道有11个其中重庆卫视是重庆电视台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电视频道,这与重庆卫视的定位以及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新闻有很大关系。
罗伯特•佩斯(R•Pacs, 1969)曾经做了一些有关环境构成的相关研究。通过这一理论的启发,媒介环境的构成可以分为:媒介威望,社会意识,团队精神,行为规范,求实精神。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媒介威望,根据社会心里学的定义,指的是媒介的知名度、美誉度、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和媒介的覆盖范围、传播成就、获奖情况等。重庆卫视民生新闻主要面向重庆市民,其中《天天630》栏目在重庆市民中的知名度及口碑还是很好,也帮助市民解决了很多问题,这就早就了其首届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的殊荣,同时也是重庆本土第一民生新闻栏目。
(2)社会意识,根据传播学有关概念,可以概括为,社会意识指的是媒体工作人员,尤其是职业的传播者在该国的利益水平和人民的利益,在宣传活动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性所承担责任意识责任的认识水平。《天天630》从报道的内容以及其后续报道都体现了一个卫视民生新闻应有的对百姓负责任的态度,甚至对一些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进行多次追踪报道,这也说明了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3)团队精神,包括媒介在与对手竞争中团体形象的展示和整体能量的释放情况,媒介内部团结友爱、有集体意识、互帮互助,在工作和传播活动中,各司其职、合理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操作。
(4)行为规范,这应该是媒介员工应该遵守的最根本的规范制度,主要体现在员工对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的尊重,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作为媒体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5)求实精神,就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新闻人的职业操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对新闻事件加以报道,坚守公正客观的新闻人态度。重庆卫视民生新闻其报道的真实性还是很高的,对某事件进行的追踪也能体现出其报道的真实性。
2.2重庆卫视民生新闻受众分析
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提升栏目的收视率,那么就要针对受众进行比较理性的分析和研究,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民生新闻节目的栏目进行筛选。
根据以上的理论,可以将受众群体分为三个群体:经常看民生新闻的群体,经常调台的群体和基本不看民生新闻的群体。寻找这三个群体存在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对于共同的方面进行发扬,不同的方面开发针对性解决措施。
首先,应当通过以下几点吸引受众:
内容。丰富、新颖的内容自然会吸引到更多的受众来关注到民生新闻,于此同时又不能刻意的去为了新颖而去“制造”新闻,这样可能当时会提高一定的收视率和受众群体的数量,但是一旦被受众发现民生新闻用“制造”的新闻来吸引他们的眼球,那样会使受众丧失对民生新闻的信心,甚至导致对民生新闻的抵制。这个“制造”的新闻就会使电视台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不但不利于提高收视率和受众人群,反而丢失了群众的信任。
后续。这个是指对高关注度事件的追踪报道,人民群众总是会对一些特定的事件感兴趣,但是民生新闻一期的报道完全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好奇心或者是对事件真相的求证欲望。民生新闻就应该对这一事件进行后面的追踪报道,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
记忆。是细节。一些学者说,“记忆是最好的传播。”通过相关的实验不难发现,一个新闻被记住了,那它必定是因为一个画面,一个采访或者是配音,总之,必须有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电视新闻的细节问题尤其如此,细节完全代表着一个新闻的成败。如果你同意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描绘出“记忆点”,不管是从拍摄、配音还是采访和编排方面,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让新闻在观众的心里哪怕多停留“一秒”也是一种成功。
惊喜。从一方面来说,所谓的惊喜就是要让核心观众每天都能有点“惊喜”,这就要从丰富的节目内容上下功夫。至少,在当天的新闻民生中,能得到一些看过后记得住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惊喜可以体现在物质奖励上面。对于长期收看节目的人,应带给予适当的奖励,甚至是重奖,它应该是让观众有获奖奔头的。而至于如何认定获奖的人是不是节目的忠实观众,则显得不是十分的必要。只需要保证在得到奖品之后,他会成为节目忠实的核心观众就可以了。
服务。服务的概念其实十分简单,就是解决问题。而服务的概念是单独针对核心观众提出来的。那是因为电视台应该有只要是给节目打来电话的人,他就一定是核心观众的心理假定。既然他打了电话,就一定会看节目有没有对他的问题进行反馈。如果有,他就会更坚定地看节目;如果没有,他还会告诉他认识的人:“找某某栏目没有用!”重庆卫视《天天630》节目中也提供了新闻热线,一些想要寻求帮助或者提供新闻线索的人民就会通过新闻热线联系到电视台。
第二, “松散的观众”,就是指那些常常换台的人,重庆卫视面对这些人群应该更多地动下脑筋。编导需要学习下电视剧的编辑方法,把各高潮点分散在每一个板块当中,保证每一个板块都很好看,让它们在换台的时候会因为我们的节目好看而停下来。这样,观众在换台的时候会有一种好奇的停下来看一看的心理,这种方式对收视率的提升有一定的好处。
第三,对于基本上不看新闻的人的定义为“边缘观众”,这些人,不能把希望寄予在他们的眼睛上,而应该寄希望于他们的耳朵上。重庆卫视应该在社区和小区中多搞一些活动,走到观众的身边对重庆卫视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不管这些人看不看栏目的内容,将栏目灌输进他们的耳朵里,最起码可以让他们对栏目的品牌熟知。
2.3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品牌性及品牌特色
重庆电视台现有11个频道,改版后重庆卫视鲜明的提出“将彻底摒弃殿试泛娱乐化和低俗化现状,摆脱与其他卫视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怪圈”,这不是说重庆卫视不播放娱乐节目,而是把娱乐节目都放在娱乐频道。改版后的重庆卫视的定位是:英雄品牌和责任卫视。彻底摒弃同质化和低俗化,探索一条弘扬先进文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改版后的重庆卫视坚持公益频道的办台方针,这也是民生新闻在重庆卫视如此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民生新闻为民说话,为民办事的这种特性,恰恰契合了重庆卫视改版后的方针政策。同时,也是因为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使得重庆卫视将公益频道的办台方针贯彻落实的十分到位。
2011年底,重庆卫视新闻频道《天天630》播出了“爱助童心”的报道,“爱助童心”主要是针对重庆市14周岁以下家庭贫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进行免费治疗的公益活动,无名额和时间的限制,只要符合救助条件都会在大坪医院接受免费的手术治疗,早间新闻也进行了持续的追踪报道。由此可见重庆卫视民生新闻改版之后也是慢慢向着公益爱心的方向发展,慢慢呈现出一定的公益性质。
第3章 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潜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3.1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潜在问题
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成功,与其他卫视的民生新闻相对比来说,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有着其他卫视的民生新闻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我们却也不能忽视重庆卫视民生新闻潜在的问题。
1.“该”与“不该”
镜头内容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新闻是结合了声画为一体的,民生新闻当然也不例外。而民生新闻的重要宗旨便是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在民生新闻中呈现的尤其突出。与之相对应的是新闻镜头也真是地呈现出了新闻场景。如2012年3月《天天630》中播放了新建路下水道堵塞的新闻,新闻中出现的堵塞的肮脏下水道的镜头,颠覆了人们的审美观点,这样类似的画面和镜头究竟该不该播?而在重庆卫视的民生节目《十大民生》中,呼吁拯救肝硬化的患儿淼淼,新闻中,并没有对当事人的面貌进行马赛克处理,这对当事人本身的生活是否有影响,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利益?究竟什么内容该播什么内容不该播,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2、泡沫新闻
重庆卫视民生新闻在报道很多关乎民生的新闻,而这其中,也有一些无意义的新闻内容,可是,恰恰是这些无意义的泡沫新闻,十分吸引观众的目光,因为,这一类的泡沫新闻着实满足了人们的猎奇与围观的心态。不能否认,这也算是回归大众的一种形式,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违背了新闻价值的要求。如2011年7月《天天630》中报道了这样的一条新闻,一位居民拿手机拍下不明飞行物。新闻画面拍摄的是这名居民手机中所谓不明飞行物的镜头,实际上,这个不明飞行物只是一团光圈,没有实体。在城市生活中,各种类型的光屡见不鲜,节目中并未探明清楚这团光跟人们的正常生活有没有关系。这样的新闻即是作为奇闻轶事也觉得不够分量,却是觉得非常有哗众取宠的意思。这样无实质意义存在的泡沫新闻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着实降低了整个新闻节目的质量。
3.形式内容单一
民生新闻常见的报道内容是天灾人祸、家长里短,很多细小的不具备新闻报道价值也被报道出来,这些不但增加了报道成本,而且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观众的收视(听)期待。
新闻的出产成了量化,使得新闻的制作成为了“新闻车间”。民生新闻的报道成为了模式化的运作。这样的新闻报道与新闻制作的方式,限制了民生新闻的发展。
3.2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民生新闻的产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发展现状的一种体现,它不仅仅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更是民众需求的表现。民生新闻在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等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培养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因此,提高民生新闻的文化内涵是迫在眉睫的,而重庆卫视的民生新闻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公共新闻不仅仅是报道新闻事实,还要主动对社会生活进行能动性的改变,提升公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力,进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民众喜欢看民生新闻多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自身的参与性使得民生新闻对于民众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与此同时,人们看民生新闻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闻的娱乐性。重庆卫视以民生新闻为主的定位,必然使得重庆卫视在受众心理的娱乐性向的改变。所以,重庆卫视除了在保有民生新闻品牌节目价值之外,也要积极发展其他的新闻形式,多种新闻形式并重,才有可能促进重庆卫视及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同时,重庆卫视民生新闻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同时,也要充分地发掘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持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生命力。
综合来说,因为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真正扎根于民生,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特点,民生新闻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国社会进步,走向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表象之一。如果可以更好地改进自身的缺陷,比如解决技术层面的缺憾;改变迎合市场的“浅薄”,这些民生新闻必须正视和急需破解的问题,便能更好地打开新的一片民生新闻的天地,在不断的思考、尝试和探索中,民生新闻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3重庆卫视民生新闻体现出的传媒方向
民生新闻发展会逐渐与公共新闻的概念和内容挂钩,其目的是积极提升公民的判断力和思考力。而改版后的重庆卫视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坚持“我为中国红”的频道定位,力争传播更多更有价值、更富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的电视作品,演绎“中国红”的丰富内涵,切实发挥好主流媒体引导社会、传播知识、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责任。从2011年1月1日首度微调,到3月1日整体“变脸”,重庆卫视已经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形象出现在了荧屏之上。其不仅摈弃了商业广告,扛起公益大旗,而且滚动播出公益广告及公益宣传片。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看来,由于政府对媒体的管理与渗透,中国社会缺乏公共传统。可见,尽管标榜公益、拒绝商业广告,但重庆卫视的公共性质定位仍有待明确。“中国的公共领域实际上是由官方支配而非自治性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交叠部分。”胡正荣对《中国慈善家》说 ,“国内媒体的公共性还要从媒介体制、机制和政策上进行改革。”但是重庆卫视在经历了一年时间的改版后由于收入等原因,在2012年3月15日又重新出现了商业广告的身影,这说明重庆卫视在尝试改革的途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媒体改革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我们没有期望一蹴而就,但也不会畏惧改革道路上的阻碍。虽然重庆卫视改版失败,但是重庆卫视迈出了很好的一步。有了这次经验,相信以后重庆卫视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朗,迈出的步伐会更加坚定。而重庆卫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与重庆卫视传媒发展的方向是一致性的,都对受众群体有积极的作用,使人民群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获益,这才是中国各个媒体未来发展的方向。

回答2:

要发信息到网上,你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平台:你可以选择社交媒体平台,例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等;或者选择博客平台,例如WordPress、Medium,或者Tumblr等等。选择合适的平台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你信息的传播范围。2.注册账号:在你选择的平台上注册账号是必须的,这将为你提供账户,使你能够在该平台上发布信息、交流等等。3.创建内容:创建内容根据你的目的不同,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等,具体取决于你希望发布的信息类型。4.发布信息:在你的账户中,一般有发布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将你的信息发布到平台上。5.与社区交互:在社交媒体或博客平台上,与社区交互非常重要,关注其他用户、回复评论、互动交流等等,可以增加你信息的曝光率和影响力。以上就是发信息到网络上的基本步骤。

回答3:

你那是什么手机?如果是智能机的话,可以选择复制,粘贴到文档里面,存在手机上,格式可以在电脑上打开取出来!

回答4:

登录电脑微信版就可以了。

回答5:

发表信息,应先登录社交平台,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