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平台:
1、直接沟通。学校是教育的主导者 ,学校坚持以孩子为本,构建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和谐教育,为家长搭建了很好的沟通平台。例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印发家长信、学校开放日、欢迎家长校访、家长参与的学生集体活动、e校通、老师的手机、QQ、短信、家访、书信、家校联系本、作业签字等等。
2、间接沟通。通过孩子的言行和其他家长的谈论及其他渠道对老师的了解。
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都是显性的沟通,隐性的沟通更重要,因为它是思想的沟通,体现家长自身素养的沟通。在与老师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中,家长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老师沟通。
有效沟通:
1、 家长的家教理念和能力,交往习惯和交流方式,文化水平和素养等,都影响着与老师沟通的质量。以家长给孩子的作业签字为例。孩子到家后可能讲到课堂学习的情况和老师的要求,家长要停下手中的活儿,眼睛看着孩子,认真倾听,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和老师最有效的沟通。指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让孩子自己先认真检查作业,家长帮助检查后再签字。如果有能力就检查对错,没能力就观察孩子的作业态度,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把签字当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措施。有时可直接签名,有时候可写上孩子的努力,遇到的难点及所用时间,例如孩子作业时遇到某道难题,自己看课本后复习了知识点做来了;改正了某道错题又做了一道相似的课外题等。有时这样签字是为了配合老师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当然要经过孩子的同意。家长对孩子作业的态度和做法就是在与老师沟通,一种隐性的沟通,沟通在教育理念的一致上。
2、家长的仪表举止也是向老师传达着信息。例如去开家长会,家长穿戴要庄重大方,千万不可珠光宝气浓妆艳抹。家长会前要自觉把手机设置震动,不要在开会间接打电话,也不要在楼道内打电话。见老师要问好,散会后要和老师说再见和谢谢。如果需要校访,提前和老师约定,除了班主任外也应拜访课任老师,如果老师上课,让别的老师转达自己的谢意。包括到学校存放汽车、自行车也都要有礼貌按要求。因为我们去的是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成长的地方。家长内心深处对学校的敬重,对老师的感恩,都在仪表举止言谈话语上表达出来。
3、家长到学校参加活动是家长的再学习。现在提倡校园文化,家长可以早一些到学校,参观校园,看看校训、挂图、光荣榜、板报、班级展览等。在家长会前一般都有校领导讲话,不要以为与己无关,这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听老师讲话的时候,一定作简要的记录,抬头听,低头记,到家想。家长如何真心实意地听老师讲座,孩子就如何认真听老师讲课。家长认真学习,不仅会使老师感到尊重,还会激发老师的教育热情。
4、孩子问题多,平时常沟通。按老师的要求教育好孩子是最好的沟通。越是好孩子的家长越是很少与老师联系。他们始终保持着和老师教育理念的一致。如果孩子问题稍多一些,就需要平时主动与老师多联系。往往有这种情况,家长会后家长里三层外三层围着老师,老师不可能一一细说,出于对家长的尊重也不可能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一个孩子。还有,因为家长缺乏主动沟通,孩子出现问题被请到学校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告状,家长满脸赔笑,一肚子怒火。当被请家长时,家长应该知道这是老师在寻求家长的帮助,他实在没办法了。也说明老师在我们孩子身上已经付出很多,我们的孩子占据了很多别的孩子的教育资源。应该感谢老师,没任何理由对老师反感。
5、家长会上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家长会后要客观积极向孩子转达。老师面向全体家长主要讲孩子们共性的多,发展的规律,教育的方法等。家长不要敏感地揣测老师的讲话,是不是说我们孩子啊?不要往自己身上生拉硬拽。更不要根据自己的揣测,回家编造老师说的来诈孩子,给老师和孩子制造矛盾。老师讲的是理念规律,家长边听边反思,利用所学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另外一点也极为重要,就是老师的表扬也是共性的多。比如老师表扬某一个同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在这一方面和这位同学相差不多的有许多,老师不可能一一表扬。会后家长要告诉孩子,“你也是认真独立完成的,老师虽然没提你的名字,但我觉得那里面有你。”不能对孩子说:“你也做对了,怎么表扬他没表扬你?”批评也是一样,“老师今天批评某某了,他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孩子在对同学的错误的评论中,强化孩子自己的好行为。你的孩子不比被点名表扬的孩子差,要鼓励;你的孩子不见得没有被点名批评的同学的错误,要巧妙引导。如果孩子被点名批评,也要引导孩子理解老师希望孩子进步的急切心情。在批评中的殷切希望。总之,家长要让家长会发挥出激励孩子的作用。这才是家长的教育智慧。还有,特别当老师单独与你沟通孩子问题时,家长要专注地听,万万不要急于表态、解释而打断老师的话。
6、不要打孩子。一般来说,老师经常是孩子有问题时才和家长联系。家长要信任老师,但也一定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孩子都有自我保护行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寻找借口,避重就轻,推脱责任,因为孩子害怕惩罚。此时,最忌讳老师告状后,家长打孩子。孩子挨打后,不会记着是因为犯错儿挨打,而是记着因为老师告状而挨打。孩子会憎恨老师,拒绝教育。不可否认,有些师德低下的老师就是想让家长打孩子帮她出气。家长要理智。
7、不要背后议论老师,更不能当着孩子说老师的坏话。孩子评价老师具有情绪化的特点,今天体育课被占用了,马上就怨恨老师。今天作业多了,不累还好,累了,这个老师就不好。孩子对老师的评价还容易受到家长的心理暗示,家长说老师不好,他就敢跟老师顶牛。家长说老师坏话,不但助长孩子对老师的逆反,也助长对家长的逆反。
8、老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需要家长及时的反馈。老师针对某一学生与家长研究了具体措施,给家长提出具体建议,家长回家怎么做的,孩子有哪些变化,还需做哪些调整,家长要及与老师通报情况。另外,老师在家长学校宣讲的家教理论,家长学习后在孩子的教育中有哪些成效,还有家长的困惑都可以写成短文反馈给老师。现在学校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这样的反馈资料让老师得到成就感,也促进老师对教育的研究。
9、与老师沟通是个教育问题,但绝不是重要问题。沟通不畅的是少数,或者说多发生在问题学生的家长身上。老师最欢迎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家长,最反感家长说自己太忙,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家教水平。因此,对大多家长来说,沟通多在教育理念上与老师保持一致,不在于也不需要多往学校跑。凡事过了头,都没有好效果。从孩子实际出发,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10、家长不要给老师添加不必要的麻烦。孩子在学校发生矛盾是非常自然的。今天好明天坏,都有一个对交往合作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不仅靠老师家长教导,更需要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吃亏了,反应过激,不是立马找老师,就是直接找学生,找家长,还有带着几个人跟老师、家长吵闹。家长到校充才当法官,直接替老师裁决矛盾。家长一次这样的行为,会在老师当中产生较大、较长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老师可能因对家长的不理解而告诉其他老师来宣泄情绪,也可能把这件事写成个案分析在研讨会上讨论,更重要的是,家长不理智的找老师闹,是对家长对老师错误态度的强化,是对孩子最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11、别忽视小事。红领巾、校服、交费等,看起来是小事,可能就因为你的孩子升旗没戴红领巾扣了班级的评比才成绩,可能就因为你一个没交费,老师不但要垫钱,也许因为没及时交上还要把钱带回家。再有,孩子因故无法到校,一定提前请假。家里出现特殊困难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一定及时告诉老师,可得到老师的了解和关照。另外,家长也应注意随口一说的小事。例如,家长问班主任“怎么又收费了?”如果是为了核实孩子说的话那是应该的,如果质问老师,老师很反感。老师是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去收费,他也不可能代替家长去找校领导,只能无奈地面对家长的不满。家长应该理解老师的难处,在维护老师的前提下,用恰当的方式去找相关的领导解决。
12、解决冲突的六个步骤。如果在与老师的沟通中产生冲突,要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下,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这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六个步骤。一、确定问题;二、发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三、评估各种解决办法;四、决定采用那种办法;五、规定如何执行这些办法;六、评估解决问题的实效。这个方式即可适用解决家长与老师的障碍,也可用来和老师研究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在确定问题时,家长要积极聆听,来了解老师的需要。“我的孩子影响了班级,我很抱歉。”“我的孩子的违纪行为让我很着急。”“您对孩子的关心,我很感谢。”在发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时,以诚恳谦逊的态度,真诚信任地鼓励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针对问题解决的成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调整方法。如果因为某些利益矛盾涉及并需要找老师解决时,一定要三思后行,反复权衡利弊。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和老师沟通跟普通人沟通一样啊,没什么好担忧顾虑的
父母的态度要主动,联系要适时适度。联系要经常,不要等到问题成堆或者问题严重再被迫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