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o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o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o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o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o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o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o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o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触发o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o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o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堆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o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o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