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智慧城市将会是欧洲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复兴至关重要的一步。 城市的能源使用量占到了整个欧洲的80%。因此,城市是最需要对能源利用效率及排放物进行改善的地方,尤其是交通业及建筑业。
欧洲良好的城市集中模式在未来会是未来发展的最稳定模式。城市集中管理包括:如何与市民互动,为市民提供服务,进行交通管制,优化公共交通,为市民住房提供优惠高效的服务,合理分配利用资源,为企业家及中小型企业提供支持。而这些将会更多地用到新的技术。但是这些新的方案必须要很好的落到实处以满足城市需求,并且要融入到城市的“生态系统”中,这个系统可以为新方案提供支持并最大化其效用。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和市场的中心,提供了作为主体的群众,是市场的‘活实验室’, 并且还有各种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方法(经济方面,社会方面或者是环境方面,亦或是这三个方面)。新整合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构想、试验、并在城市周边进行开展运行,最后扩展到整个区域。而城市担当的角色是管理者、设计者、实施者;市长需要会制造政府舆论,发展与邻邦及大财团的合作,并且将这些直接和民众联系起来。
“欧洲城市组织”的《绿色数字宪章》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很好的样例。由23个城市签约,而且还有另外3个城市将在今年年底签约,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设定了如何将信息和通信技术用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的是降低ICT本身的废弃物,同时要利用其它地方调整后的潜在ICT。通过在宪章上签字,每个城市承诺到2015年要部署5次大型试验,到2010年将ICT的碳排量直接减少30个百分点。“欧洲城市组织”最近的工程“智慧城市能源效率网络”(NiCE)将会为签约城市的实施提供工具来报告进度。
该工具可以将联盟中的市长们直接联系起来,加强城市在ICT方面提高能源效率,并且提供专业培训、互助讨论以及特定内容交换来帮助城市测量的具体实施。但是智慧城市并非仅仅是技术方面。 同样包括更聪明的去工作,通过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突破传统思维,涉及最合适的区域、市区、核心城市或是大都会。
上升到整个欧洲,智慧城市的日程应该结合政策:从能源、信息社会、交通、研究创新到地域政策。所有这些部分中,都市方面是能否达成2020目标的关键,所有这些最终都会体现在智慧城市里。欧盟2014-2020的预算也反映了这个整合的方法。
在城市及大都市区域进行有意义的投资可以有效地驱动整个欧盟的社会、经济和领域的发展。(作者:保罗 贝文)
智慧城市涉及产业环节众多,我们通过测算,智慧城市相关投资总额或达到9700-41000亿元,将成为政府下一轮投资周期的重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2013年的试点报批高峰期后,在2014年有望迎来规划初步落地,由于193个试点城市中目前大部分尚处于规划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投资增速将明显提升。
智慧城市中的融资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但是随着BT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庞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信息化的投入,信息化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且政府对于信息化的投入意愿较强。且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战略的日益重视,未来信息化投入水平将与国际接轨。智慧城市建设融资模式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预测显示,未来1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涵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2010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保持年均14%左右的增速,加上未来智慧城市的大范围落地,行业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