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为什么会烂根

2025-02-05 20:57: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白菜烂根有生理性病害的沤根也有病理性的如软腐病引起的烂根,都与夏季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气温忽高忽低有很大关系。

白菜(学名:Brassica pekinensis (Lour.) Rupr. )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高可达60厘米,全株无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叶柄白色,扁平,花鲜黄色,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果梗开展或上升,种子球形,棕色。5月开花,6月结果。

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对预防肠癌有良好作用。

秋冬季节空气特别干燥,寒风对人的皮肤伤害极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

扩展资料:

食用功效

1、美肤养颜:大白菜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常吃大白菜不但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其所含的维生素C、E还能预防皮肤色素沉着,起到护肤养颜的效果。

2、生津养胃:中医认为大白菜有养胃生津、清热除烦的作用,将大白菜捣烂取汁与百合、麦冬加水煎温服,对胃阴亏虚引起的胃隐痛有较好的疗效。

3、消脂减肥:大白菜是低脂低热食品,含水量高,膳食纤维含量丰富,食用大白菜可以加快新陈代谢,预防便秘和皮下脂肪堆积,是经济实惠的减肥食物。

4、清热解毒:大白菜性寒味甘,很适合口渴烦热、痰热咳嗽、风热感冒等患者食用。

5、预防坏血病:大白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梨的4~5倍,经常食用白菜可以预防因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各类疾病如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菜

回答2:

雨季白菜属于反季节栽培,病虫害也比正季栽培要多。白菜烂根有生理性病害的沤根也有病理性的如软腐病引起的烂根,都与夏季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气温忽高忽低有很大关系。白菜属于喜冷凉蔬菜,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0℃~22℃,不耐热,气温超过32℃时,光合作用很弱而呼吸作用增强,生长十分衰弱。白菜属于喜湿蔬菜,整个生长期要求湿润的土壤条件,尤其是大白菜在莲座期和包心期不能缺水。白菜也不耐涝,长期渍水也会沤根死亡。因为在高温季节,如遇连续阴雨,土壤充满水分,缺乏氧气,白菜的根部无氧呼吸,会导致根部细胞死亡。白菜属于中等强度光照作物,其光饱和点为1.5万Lx。其次应了解一下云南的气候特点: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雨量分布不匀,雨热同季。雨季一般从6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这几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在滇中和以北地区均不超过20℃,从温度上很适宜白菜生长。不利因素是水分过多,光照太强,温度忽高忽低,容易导致病害,而且产量和质量也要差一些。

回答3:

你好。大白菜烂根有多种原因:
(1)播种过早,采用平畦播种,管理粗放,前期干旱,后期大水漫灌,或遇伏雨后未把畦内积水排去,造成大白菜沤根。
(2)施肥不均及肥料未充分腐熟。
(3)长期在一块土地种植大白菜,土地在冬天未深翻,土地得不到冻化、休养,土壤里积存着软腐病菌。
(4)逢多日阴雨,天气突然放晴,地面蒸熥,也是造成大白菜烂根的原因之一。
发现大白菜烂根时,要及时清除病株,如当地有“生石灰”,可撒在病株周围。如少数大白菜烂根要及时防治,以防蔓延。常用农药有“百菌清”粉剂,用法请产品说明书操作。

回答4:

  软腐病: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有恶臭味。病株外叶瘫软,平贴地面,可造成全株死亡。病原是细菌,田间靠流水传播。雨后及时排水,灌水前除去病株,以减轻病菌传播。大白菜软腐病感病株一般都死亡,危害较大,发病田都应进行药剂防治。
  防治方法:灭菌威(氯溴异氢尿酸)与农用链霉素混合使用,茎基部喷雾或灌根。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150-200毫克/公斤,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公斤溶液,重点喷施得病的白菜及其周围叶柄,尽量使药液流入菜心,一般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

回答5:

主要还是根系发育不好,土壤水分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