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音较重的音色,听起来沉闷,咬字含糊不清,缺乏透亮的共鸣色彩和整体共鸣感,下面介绍几个纠正方法供参考。(以下内容来源于学习资料)
一、产生的原因
1、歌唱者从声音概念和听觉上,把鼻音误认为是鼻腔共鸣或声音的高位置,歌唱者觉得“有共鸣、有位置”,结果掉进了鼻音的陷阱。
2、歌唱者发声时,软口盖缺乏积极上提的兴奋状态,使小舌头(悬雍垂)及软口盖无力下塌与舌头的后部相触,堵塞了通向口咽腔的通道,结果气流全灌进了鼻腔,使共鸣局限在鼻腔内,失去了口咽腔的共鸣,导致鼻音。
3、歌唱者在语言发音或平时的讲话习惯中,带有明显的鼻音,因而在歌唱时就不自觉的带上鼻音。
二、纠正的方法
1、首先歌唱者要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歌唱共鸣的发声原理,从声音概念上分清鼻音与鼻腔共鸣的界定;从听觉上辩清鼻音与鼻腔共鸣,鼻音与高位置的区别。在发声时不能因过分的追求某一部分的共鸣,而失去整体共鸣的平衡与协调;要在正确听觉的引导下,逐渐从局部的鼻音转变为用整体共鸣的全腔体歌唱。
2、在发声训练中,要调整发声状态和声音走向,在松开上下颌关节、自然张开口咽腔和放平舌头、舌尖向前靠近下齿的状态下,以打呵欠状积极兴奋地提起软腭,让声音直接从口咽腔的通道发出来,而不要往鼻腔里推,特别是中声区要自然、开放地唱,宁可“白”一点,也不要往鼻腔里灌。对那些鼻音较严重的歌者,可暂不强调鼻腔共鸣以及声音的集中或高位置。
3、对有鼻音的歌唱者,在训练中选择发声练习时,可多用开口母音,如啊(a )、啦(la)、来( lai)等顿音或跳音练习,暂时不练或少练带鼻音的韵母的字韵,如安(an)、恩(en)、昂(ang)因(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