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亚巨虎体重达到现在东北虎的1.5倍到2倍 东北虎是地球上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全长可达3.1米,尾长约1.1米,肩高1.2米,体重约170到250公斤。
[hǔ]
虎
(大型猫科动物)
编辑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 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有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不会爬树。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由于人类的猎杀和野外栖息地碎片化,虎成为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目录濒危动物。2016年调查显示,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为3890只。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远东北亚巨虎大约生存于晚更新世,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了适应捕杀牛类大型鹿类、野猪、角鹿 、驼鹿 、大型马鹿等的需求,远东北亚巨虎进化出了很大的体型,体重可达800公斤,身体可达4米长。从实力上来看,远东北亚巨虎比所有的狮子和老虎都大”
▲营销号笔下的“远东北亚巨虎”
实际上远东北亚巨虎是一个网络原创物种。在最初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呢,虎粉为了把远东北亚巨虎塑造成“高贵的掠食者”,甚至又造出了东北虎是巨虎食物的谣言!
“北亚巨虎”这个谣言是虎吹群体制造的三大最有影响力的谣言之一,它甚至影响到了黑龙江省博物馆。2010年3月,省博物馆展出了所谓的“北亚巨虎”的头骨化石,并且上了新闻。
后来,猛兽吧吧主去博物馆拍下了这个头骨化石,并找专家鉴定,结论是这个所谓的“北亚巨虎”的头骨化石其实是“洞狮”。
再后来,某群体又强行解释了一波,将“北亚巨虎”解释为“更新世的东北虎”,和“北亚巨狮”。
实际上,“北亚巨虎”既不是某群体所言的“更新世的东北虎”,也不是“北亚巨狮”,而是地地道道的网络原创物种。这个“北亚巨虎”的头骨的主人只有一个——洞狮。
北亚巨虎体重达到现在东北虎的1.5倍到2倍
东北虎是地球上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全长可达3.1米,尾长约1.1米,肩高1.2米,体重约170到250公斤,野生雄性东北虎最大体重可达300公斤。
开普狮体长2.76米,尾长0.82米,鬃毛长度0.12 米,耳长0.10米,前腿爪长0.17米,肩高1.24米,是已知最大的狮子
洞狮起源于原始狮,是狮类家族的一支,一种已灭绝的猫科动物。身体较现代的狮壮大,四肢粗壮,体长平均3.5米以上,体重比现代狮大出35%,在350公斤与550公斤之间。是从古至今,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雄性美洲拟狮平均重约近350 公斤,最大则有450公斤,近4米,雌性大约重235公斤。